
近日,IT巨頭惠普宣布計劃裁減2.7萬名員工,占員工總數的8%。這是惠普自1939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裁員計劃,這項足以稱做惠普斷臂求援的“自救運動”能否將惠普帶出危機?事實上,跟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并發的IT產業大洗禮中,裁員事件近乎覆蓋所有IT公司,甚至連蘋果公司都不能幸免。不同的是,部分公司通過斷臂求援實現了自救,而部分公司則從此一蹶不振。如今,同樣“摸著石頭過河”的惠普能不能在精簡機構之后抓住新時代的脈搏?
2012年年初,柯達宣布破產,與其說這家有著120年歷史的行業老大被數碼影像產業擊倒,不如說是被其未與時俱進的企業戰略打敗。相比柯達的固步自封,惠普近年來表現出了轉型的意愿,每一任CEO均制定了新的戰略規劃,遺憾的是,每一任的持續時間都僅僅一年,這給惠普的長遠戰略執行帶來了巨大沖擊,導致全球有著35萬名員工的惠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泥潭。
硬件衰落
惠普無疑可以算是美國歷史上重要的IT科技公司之一,與IT歷史發展步伐同步,惠普經歷了最開始的暴利和普遍高利潤時代,如今也同樣進入不得不降低利潤率的時代。隨著硬件產品技術的日漸成熟,這一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惠普收購康柏之后,PC出貨量曾連續20季度居全球第一。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平板電腦以及手持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惠普原有的硬件優勢迅速被替代。尤其是蘋果公司近幾年來風靡全球的iPhone和iPad產品,對惠普造成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沖擊力。
2010年5月,惠普以12億美元巨資收購Palm,宣布向移動終端領域進軍,時任CEO馬克·赫德似乎給惠普找到了一條新路,然而,這一戰略并未達成一致意見,惠普的移動終端產品隨著赫德的離任而不了了之。
隨后,李艾科主政惠普,大膽提出拆分PC業務,但這一計劃被投資者否決,李艾科也隨著這一計劃的流產而離任。盡管PC業務的利潤率只有5%,且受到蘋果、戴爾和聯想等的沖擊,但PC業務畢竟占惠普總營收近三分之一。
繼李艾科之后,女帥惠特曼接任惠普CEO,其全盤推翻李艾科此前戰略,放棄李艾科力推的WebOS計劃,將惠普的軟件化戰略軌道拉回到此前的“硬件+軟件”之路。
在過去7年中,從菲奧莉娜到惠特曼,惠普經歷了4任CEO,企業戰略搖擺不定,使惠普這一巨人顯得尤其不自在?!霸诙唐诳磥?,我們認為惠特曼最好能改善惠普的財務狀況?!蓖缎蟹治鰩烻haw Wu稱。但長期來看,分析師并不認為這能解決惠普的根本問題?!盎萜誔C和打印機部門的業績都在滑坡,它們在后PC時代可能面臨更多困難。”投資公司巴克萊資本分析師本·雷特茲(Ben Reitzes)稱。
“開源節流”
惠普在硬件方面與蘋果相比,產品線過于冗長且產品缺乏突破性創新,對用戶難有號召力。而軟件和服務方面,惠普相對于IBM則是后知后覺的,并且后知后覺了近10年。由于最近的收購而背負了大量債務,根據惠普最新季報,他們的債務高達255億美元,而現金只有81億美元。2012年5月23日,惠普第二財季財報顯示,惠普第二財季凈利潤為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億美元下滑了31%。
這一系列的 “爛攤子”都交給了惠特曼,“她做的可能是整個硅谷最棘手的工作——修復惠普。”《財富》這樣評論。
“就像歷史證明的那樣,讓一家公司轉型是很難的??梢哉f只有IBM和蘋果成功了,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曾瀕臨滅亡。”分析師Shaw Wu稱。
穩定是第一步。“現在的惠普處于一個震蕩期,其主要任務就是先把惠普穩定下來?!被萏芈Q?;萏芈鼜娬{,2012年惠普將著重對自身的業務發展進行重組。穩定之后,第二步即是“開源節流”?;萏芈炔扇 肮澚鳌贝胧;萜兆畲蟮某杀驹谟谑酆蠛筒少弮煞矫?,所以惠特曼先合并IPG(打印與成像集團)與PSG(個人系統事業群,旗下產品包括PC、平板電腦),優化供應鏈以降低成本。此次的裁員2.7萬人也是節流措施的一部分。重組之后,2014財年每年可以節省開支30~35億美元。接下來就是“開源”,惠普將會利用節省的資金投資于云計算、大數據、安全三大戰略焦點領域的創新,以及其它一些有增長潛能的業務。
惠普重組的消息發布后,惠普當日在盤前交易中大漲10%報23.10美元,次日收盤上漲3%??磥恚萏芈纳先魏蟆靶鹿賰砂鸦稹币勋@得了投資者的初步認可。
惠普的短期戰略調整路線圖已經初步呈現。然而,短期戰略并不是未來愿景目標。就像沒有燈塔指引的船舶容易在大海中迷失方向,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策略,惠普還是可能一如既往地在轉型中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