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劇《犯罪現場調查》(CSI)和類似影視作品讓電視觀眾親身領略了犯罪現場調查人員采用的先進技術,但他們并非是惟一得益于高科技的執法人員。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美國警察都配備了高科技武器裝備,特別是一些新興的IT技術,也被用以幫助調查和偵破案件。
拋擲機器人攝像頭
Recon Scout是一個可以遙控的機器人,它的身上安裝有攝像頭。當犯罪現場過于危險,或者警員很難觀察現場的情況時,Recon Scout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的個頭不大,重量也很輕,警方可以輕易地將它拋向需要觀察的地點。Recon Scout配備了電動馬達和特殊輪子,可以在無線操控下,隨意移動、攀爬和偵查。
在明尼蘇達州伊登普雷里,每當警察局的應急響應小組上路值勤,總會帶上這樣一款設備。應急響應小組的發言人Carter Staff警官表示,它就是小組的“一雙眼睛”。
“配槍我們會隨時攜帶的,這個新家伙已經變得與配槍一樣重要,我們隨時都會帶上它。案情越來越復雜,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可能會需要它。例如有時我們會奉命搜查嫌疑人的住所,地點可能是在高層的建筑上,我們只要把它往樓上一拋,就相當于多了一雙眼睛替我們在進屋前把情況了解清楚。”
Staaf表示,該裝備在警員不能直接看到嫌疑人時,提供了巨大便利。“以往,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警察局會派出警犬搜尋危險,但這對警犬來說有危險。一只警犬身價2萬美元,警員對它有感情,要是警犬遭遇不測,大家很難接受。機器人就沒有這個問題。如果攝像頭被射擊、拿走或砸碎,更能幫我們確認現場的情況。”
機器人攝像頭在室內室外都可以使用。在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用它們來探測炸彈;用遙控器將攝像頭開到車底,尋找可疑包裹。Staaf認為,Recon Scout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過Staaf同時表示,Recon Scout這樣的機器人未來還需更加堅實耐用,攝像裝置的防水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余地。同時他還希望該裝置的操控性能也能夠更加簡單易用一些,目前,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普通警員才能熟練操控它。
槍彈探測系統
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公民有擁有槍支的自由。有數據顯示,美國已經成為全球公開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數量之巨達到幾乎人手一支的水平,然而這還不包括非法擁有的槍支。槍支大量流入社會,很容易引起社會的不穩定。美國《外交政策》2011年1月9日披露,美國每年3萬多人死于槍支暴力,20萬人因槍支暴力受傷。
現實中,發生槍擊事件后,當警察趕到現場時,槍手往往已經離開了現場。如何搞清楚槍手是在哪里開的槍,是一件很令警方頭疼的事情。這時候,槍彈探測系統(GDS)就可以助一臂之力。它借助安裝在某一個區域的多個電子傳感器,可以精確地確定槍聲的具體位置。
紐約州米尼奧拉的拿騷縣警察局使用了ShotSpotter開發的GDS系統,拿騷縣警方表示,在一些槍擊頻發、目擊者害怕或不愿透露情況的地區,該系統非常實用。
拿騷警察局副局長William Flanagan表示,在他們轄區內的某些區域,槍擊事件頻繁,隨意開槍的情況很普遍,子彈甚至常常射到空中、地面或建筑物,對當地居民的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而且,因為槍擊事件司空見慣,老百姓都不會為此特意報警。為了減少隨意開槍事件的發生,他們用上了GDS。“系統探測到有人開槍后,會立即向‘911調度中心’和警車內的移動設備發出警報,這樣警察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拿騷警察局在征得當地居民的同意后,在一塊0.75平方英里的范圍內安裝了GDS系統。“安裝完畢后,我們發現隨意開槍事件大幅減少。”
有了這樣一套系統,拿騷警察局還將槍擊數據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結合起來,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說,分析工具會表明假釋犯和緩刑犯是不是住在某個地段,以便警方開展預防槍擊事件發生的工作。”Flanagan說。
警方已逮捕了幾名嫌疑人,因為ShotSpotter探測到有人開槍后,警方可以火速派警員到現場。Flanagan說,該系統甚至幫助過警方事先制止了一起一觸即發的群架事件。由于警察局部署了特別的警員隊伍,維護治安的戰術包括使用車牌讀取裝置確定嫌疑人的身份,針對地段內槍擊事件上升的態勢得到了有效的措施。
2010年,該系統記錄下337起槍擊事件。2011年,拿騷警察局轄區內的槍擊事件數量下降到了77起。Flanagan認為,槍擊事件數量下降的一個原因是,不法分子認識到警方有這樣一個系統在探測槍擊的發生。同時,該系統使得警方對于槍擊事件的反應變得異常迅速。
不過Flanagan指出,該技術也有著有待破解的難題。例如如何讓系統更準確地辨別真正的槍擊與其他刺耳、響亮的噪音(如車輛回火)。
平板電腦
不再只能開罰單
在BYOD大潮下,iPad成為了企業IT應用的明星。同樣,它所具有的多用途和靈活性,同樣引起了警察的注意。iPad等移動互聯設備成為了警務工作中越來越必要的一部分。
田納西州杰斐遜市警察局長William Clark說:“警員們可以用iPad記事、錄下目擊證人和嫌疑人的陳述。越來越多的警員在工作中希望能使用iPad,例如個別警員就希望能有繪制犯罪現場平面圖的APP應用。”
據Clark聲稱,杰斐遜市警察局在2010年底為19名警員購買了20部iPad。和永久性安裝在巡邏車內的加固型筆記本電腦相比,iPad更靈活,用起來也更便捷。
過去,警員在辦公桌旁邊處理的工作,現在iPad都處理得了。無論是以無線方式把事故和事件報告歸檔、查找嫌疑人照片,還是訪問全國犯罪數據庫的信息,iPad都可以搞定。“有了iPad,警員上街值勤更多了,他們可以當場處理未完成工作,而不是非得回到辦公室。”Clark說。
Thomas K. Casady是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警察局、消防署和911中心的公共安全主管。他表示,該市321名警員中測試部署了15部iPad和15部摩托羅拉Xoom平板電腦。“我們原本打算使用智能手機,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iPad,畢竟iPad的功能強大得多。通過Web瀏覽器,我們可以通過它來訪問內部網絡中的整套記錄管理系統。這樣,無論在什么地方,警員都能獲得所需的信息。”
Casady表示,相對于其他的警用設備,iPad這類產品的耐用性還有待提高。加固型平板電腦,或許將是未來警方首選的移動設備。
警用無人飛機
如今恐怕沒有哪種警用技術比配備警員在緊急情況下用來俯視犯罪現場的裝有攝像頭的機器人無人飛機更有爭議的了。批評人士認為,無人飛機的使用帶來了嚴重的隱私問題。
不過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戴德警察局的Andrew Cohen警官認為,無人飛機給執法人員帶來的更多是希望。該警察局在測試霍尼韋爾公司研制的T-Hawk微型飛行器(MAV)。19磅重的MAV直徑約24英寸,高24英寸,是一種會飛的攝像裝置,更像是直升機。它可以懸停、飛向任意方向,由駕駛員通過筆記本電腦和引導空中飛行動作的小型控制裝置來操控。MAV讓警方能夠近距離觀察危險環境。“配備攝像機的T-Hawk MAV 無人飛機讓邁阿密警方有了空中之眼。”
MAV的飛行高度一般離地面25~300英尺,使用汽油,內置的臥式風機讓它可以像氣墊飛行器那樣移動。Cohen說:“它采用了陀螺穩定技術,只需告訴它飛往哪里,它幾乎自己就能飛到那里。”
一套MAV系統的零售價是25萬美元,根據相關航空法規,警察局航空隊內只有領到駕照的駕駛員才能操控它。
邁阿密-戴德警察局希望MAV能夠為特殊戰術小組提供空中支援。Cohen說:“我們將用它來對付嫌疑人設置路障或手里有人質的情況。在這種危險情況下,我們不能直接冒險地派出警員。我們可以派出這種裝備,向地面指揮官提供實時信息,為他們提供畫面,那樣指揮官就能作出恰當的決定。”
Cohen表示,MAV的測試效果良好。“它的操控軟件界面很直觀,不過也確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體積小、重量輕,一遇到強風,就沒法使用。根據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規定,它只能在白天飛行,飛行時不得飛出批準的限制作業區,還必須確保與普通飛機保持安全距離。操控MAV并非易事,需要至少四名駕駛員來操控,其中1人負責控制,3人負責保持視線跟蹤、監控確保安全以及處理通信。”
GPS車輛跟蹤飛鏢
當犯罪嫌疑人駕車逃跑,高速追逐對警員和公眾來說都很危險。為了盡量減小這種危險,StarChase公司開發出了一套系統,射出的配備GPS功能的特殊飛鏢可以牢牢粘到逃竄的車輛上,這樣警方可以從安全的地方跟蹤車輛的行蹤,用不著瘋狂追逐。
據總部設在弗吉尼亞比奇的StarChas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Karen Jaffe聲稱,全美不少警察局正在測試和評估StarChase追逐管理系統。
Jaffe表示,飛鏢是由半硬質泡沫材料及其他材料制成,用激光瞄準,然后由警車護柵的空氣壓縮機動力機制來發射。飛鏢通過磁鐵和專用膠水可以牢牢粘到嫌疑人的車輛上。
目前,StarChase系統已開發了大約50套,其中40套左右可供執法部門測試。該系統的造價為每輛車約5000美元,外加每月的GPS監視服務費。
執法人員對于GPS飛鏢系統的用途意見不一。Andrew J. Scott III以前當過警察局長,現在是執法咨詢公司AJS Consulting的總裁。他說:“該系統到底有沒有效果,仍需拭目以待。GPS飛鏢可以減少警方追逐引起的訴訟和追逐次數。如果它確實有這種功效,為什么你不用它?只要發生一起追逐不當事件,就會有人喪生或受傷。”
但是紐約市約翰·杰伊學院司法刑事系的Dennis Jay Kenney教授認為這項技術“太愚蠢可笑”。
他說:“GPS飛鏢的準確性會非常有限,后頭追逐的警車必須開得很近。再者,飛鏢粘得牢嗎?”
使用GPS技術來跟蹤車里面的人還帶來了一些隱私問題。根據美國法律,要是警察部門事先沒有獲得搜查令,就將GPS設備粘到公民的車輛上,使用該裝置長期監視此人的舉動是違法之舉。法律專家們表示,對于粘到汽車上用于短期跟蹤目的的GPS設備是否涉嫌違法,還不得而知,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因此還不是非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