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哲瑋 wang_zhewei@ccw.com.cn
自從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和眼鏡項目公布之后,很多人認為這家公司未來再做出任何“出格”事情,都沒什么可奇怪的。
這種想法很快就被證明很幼稚——谷歌最近宣布的一個產品也許不像上面兩種那么科幻,但也足夠引人注目。Google Fiber,是谷歌經過一年多的實驗之后,推出的“超高速寬帶網絡服務”。位于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城的部分小區將首先享受到這種最高帶寬為1Gbps的服務。需要注意的是,谷歌并沒有租用ISP的線路來提供這種服務,而是選擇“完全自建”。
“互聯網接入是下一塊有待開發的前沿陣地,”谷歌CFO Patrick Pichette表示,隨著互聯網新型業務對寬帶速度的要求日益增高,谷歌不能再被動地等待傳統ISP緩慢的提速過程?!伴_發此地并盈利,這就是我們的計劃。”
說實話,高速寬帶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技術,但互聯網企業介入骨干電信網絡業務卻是前所未有的。作為一項基礎設施服務,其運作模式和傳統的互聯網業務完全不是一個層級的事情——電纜鋪設及設備安裝過程需要詳盡的布局規劃,更別說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售后的支持和維修。雖然Google Fiber號稱能提供更快的速度與更好的性價比,但與在該領域長期耕耘、經驗豐富的ATT、Verizon等美國老牌ISP相比,實在看不出勝算在哪里。
一種更合理的說法是:Google Fiber的計劃書中,寫的并不是殺死ISP。但作為一家高度依賴電信寬帶網絡的互聯網巨頭(谷歌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必須通過互聯網接入自身的數據中心),自建骨干網絡的最明顯優點是完全無縫地控制產業鏈上下游,保證用戶體驗,即所謂的“垂直整合”。
眾所周知,谷歌近年來公布的一系列產品,包括Google TV、谷歌眼鏡、IAAS云計算平臺,甚至Chrome OS,無一不是消耗寬帶資源的主,如果不能保證優質的速度,所有酷炫功能就都成了擺設。Google Fiber所提供的1Gbps寬帶(未來不排除進一步升級)如能完美呈現,那么谷歌相應的服務體驗度和使用率也將會大幅提升,這對于“流量即現金”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價值不可估量。
通過垂直整合獲得成功的公司,最著名的莫過于谷歌的老對手蘋果,其偏執的“軟件+硬件”策略除了制造出“令人心悸”的用戶體驗之外,更是帶來了巨大的現金流和利潤率。但這次Google Fiber所面對的跨界挑戰,遠比單純的軟硬結合要大得多,也復雜得多,除了成本之外,甚至還可能面臨政策風險。ATT、Verizon等ISP廠商是另一次元的巨頭,它們也絕不會坐視Google Fiber的入侵。
但即使面臨風險,Google Fiber擁有的潛在價值也絕對值得谷歌放手一搏——試想一種情況:谷歌憑借免費策略強行吃掉了傳統ISP,成為真正的互聯網管道+服務一體的垂直整合廠商。那么,它就將成為互聯網“食物鏈”的最頂端。
以上極端情況即使只能部分實現,帶來的后果也是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