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民由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遷徙的浪潮已經勢不可擋。據CNNIC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網民總數為5.38億,其中手機網民3.88億。截至2011年12月底,智能手機網民規模達到1.9億,占全國手機網民的比例達到53.4%。中國智能手機網民中,使用Symbian、Android以及iOS系統的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中搜索是網民手機上網的第二大應用。
平臺級營銷服務
在這一背景下,騰訊開始新的布局。
7月18日,由騰訊效果推廣舉辦的“2012騰訊效果營銷中國行”啟動儀式暨北京站路演開幕。據悉,本屆中國行足跡將遍及全國16個核心城市,累計19個站點。
在會上,騰訊公司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劉成敏指出:“近年來,我們親歷了微博、SNS等社會化網絡平臺的崛起,目睹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這些變化與轉型也驅動著傳統網絡營銷順勢而變。”
根據IAB移動營銷中心、IAB歐洲和HIS Screen Digest共同研究成果顯示,亞太地區的互聯網眼球經濟正在向移動互聯網演進,2011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價值超過53億美元,亞太地區的移動廣告支出最多,2011年超過了19億美元,幾乎占整個市場的36%。亞太地區的移動搜索廣告支出則遠遠高出北美市場5.7億美元,比歐洲市場高出4.8億多美元。
巨大的市場潛力,驅使騰訊不得不重新思考搜索商業化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關系。記者了解到,騰訊公司對騰訊效果推廣的定位,并未局限在傳統的搜索營銷領域,而是計劃借助騰訊一站式在線生活平臺,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領先優勢,將騰訊效果推廣打造成一個產品譜系多元化、營銷方法系統化、服務體驗一站式的營銷平臺。
保障用戶體驗
在談及搜索商業化中的挑戰時,劉成敏坦承:“如何保障每一個用戶的良好體驗,如何避免因過度商業化而威脅到用戶的利益,是值得深思的。”他強調,“騰訊認為一切商業化的前提是確保用戶利益不被損害。惟有將產品、服務做精,才能獲得口碑,獲得用戶和市場的認同”。
在戰術層面,騰訊搜索商業化將聚焦在大數據時代的移動數據挖掘、移動應用平臺開放以及強化移動大社交網絡三個層面。劉成敏認為,借助這些技術,能夠在提供良好營銷效果的同時,保證用戶體驗,減少干擾度。
“騰訊效果營銷的價值未來將會被廣告主廣泛認可。移動互聯網的趨勢使得移動應用及應用所占據的搜索入口成為廣告主開展效果營銷的主要渠道。”劉成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