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論是金融、保險行業,還是能源、運輸等領域,都已經無法離開信息化的支撐。信息化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國內廠商擁有大量機會,也同時要應對挑戰。
針對化應用與體驗式營銷
“要打破國外廠商長期包圍壟斷市場的現狀,僅有國家的扶持政策是不夠的,更需要廠商深化應用、拓展市場。”人大金倉總裁任永杰博士表示,“只有用戶大量使用了國產數據庫產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產數據庫的推廣難題,將國家信息安全戰略落實到位。”
任永杰認為,這種對應用的深化以及對市場的開拓,首先體現在廠商自身角色定位的轉變上。傳統上我們常見的服務模式,將廠商、用戶、數據分別劃分為甲、乙、丙三方,甲方根據自己管理數據的需要向乙方下需求,或是乙方根據自己對數據管理市場的理解,研發出解決方案。而在未來,現在的廠商和用戶將變成乙方,而數據則變成甲方。
“以氣象臺發送天氣預警信息為例。一條天氣信息要從氣象局發送出去,按照傳統模式,先要軟件廠商構建整體數據庫對天氣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報批主管機構,氣象部門再要求軟件廠商開發出專門針對特定地區的數據分析模型,得出天氣信息后,氣象部門還需聯合通信公司進行大量發送。”任永杰舉例說,“在未來的大數據服務時代,廠商、主管機構將綁定在一起變成新乙方,數據變成了新甲方,所有人都主動圍繞天氣預警這一應用進行開發。在此模式下,未來不僅僅能快速開發出天氣預警應用,還將有更多小應用、微應用開發出來。”
這種以應用為主導的原則,又被稱之為“體驗式營銷”。任永杰認為,普及國產數據庫產品首先要讓用戶用起來,感受到國產數據庫的好處,建立應用標桿及口碑,形成馬太效應,以提升用戶對國產數據庫的信任度。
提升技術水平保障信息安全
自2000年國務院發布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來,十多年軟件產業的規模增長了22.5倍,2011年軟件產業收入達到1.3 萬億元。任永杰認為,國家信息安全的保障來自對信息安全產業每個環節的自主可控,“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布局需要幾手抓,首先要扶持企業做縱向深化,引導各個廠商做橫向整合。其次企業需要落實好國家政策,爭取扶持起幾個中國的大型廠商做行業標桿,再將其整合起來共同發展,形成產業鏈聯盟。”
不過,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在高端IT技術方面,國產產品還需要努力。任永杰并不諱言這種情況,他表示:“跨越技術瓶頸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廠商必須培養高端技術人才,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