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往何處去?”
會問以上三個問題的一般不是警察就是哲學家。三者中,除了“你是誰?”外,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給一個叫GIS的家伙。這個東西自從來到人世,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充滿了糾結的味道。
首先,它出于IT家族但又自成一套體系。在所謂的3S(RS、GIS、GPS)領域,GIS 既包括硬件、系統、數據庫,還包括可視界面、分析應用模型,也有按計算機系統、軟件、智囊(Brain ware)、設施來分類的。
其次,它既古老又年輕。我小時候見到在街頭豎著個標尺量來量去的測繪人員總是很緊張,甚至懷疑他們是搞城市破壞的敵特分子,比如在街上埋炸彈或者召喚敵機來轟炸什么的。而現在的測繪手段倒真是從天而降,衛星免費租用,遙感技術已經無處不在。
再次,它既是技術又是產業。現在GIS已很難被歸類為一種單純的技術了, 現在有“GIS人”,也有“GIS界”,據說全國有2000多個公司在做GIS,從業人員40多萬,有GIS 協會、GIS月刊,甚至有GIS就業指導中心。政府主管部門也已經提出“以地理測繪信息系統強國”的國策大計。
毫無疑問,GIS的確是個好東西。其應用領域從土地勘測到水利開發、從城市交通到社區規劃。從天到地,從平面到立體,有關洪荒宇宙、四象八極的東西都可以包含在內,這一切都是建立在GIS應用之上——順便提一句,現下時髦的LBS只不過是GIS應用的一個方面而已。
現在是屬于“云”的時代,GIS也不能免俗,所以就有了“云GIS”和“GIS云”之類的概念。就目前國內的技術水平而言,將GIS往云GIS平臺遷移,將大大降低數據處理的海量性,這是好事——大量的碎片化圖層被編織在“池子”里,需求一方像打開水龍頭一樣接受,項目模式往線上模式轉變,昔日的ISV轉成SP,然后等著在家數錢就行了。
但在現實中我們并沒有看到這么華麗的場面,原因是提供有效的服務式管理需要很強的軟件和系統支持,眼下所謂的ISV們還做不到。還有基于北斗衛星利用的標準問題,此外,企業級GIS應用、可視三維圖像的產生、位置智能應用等都不是現在國內企業技術水平能達到的。
相比較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盟的伽利略,我們的10顆北斗的確蔚為壯觀,但在“接地氣”的強大需求下,2000多個相關公司好像并沒拿出像樣的成績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