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施ERP,企業要死;實施ERP,企業也要死”的論調曾經廣為流傳。一方面它說明了ERP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直接地、甚至有些殘酷地表明了實施ERP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案例已經表明,導致ERP項目失敗的原因有好多,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會帶來經濟和其他層面的嚴重后果。
那在實施ERP的時候,誰應該最先挺身而出?絕大多數人會想到是IT部門,其實此時首席財務官(CFO)最不能袖手旁觀。
Mark Gandy是為許多公司CFO提供咨詢服務的b2bcfo.com公司的合伙人,同時他還供職于一家專門提供IT和業務等方面的咨詢服務的商業社交網站。在他看來,所有的ERP項目都不可能繞開財務部門來開展。“CIO通常更善于處理技術問題,而CFO對整個公司的業務有著更加廣泛深入的了解。”
弗雷斯特調研公司的分析師China Martens稱,ERP項目曾經一度飽受客戶詬病。Gandy也說:“我也清晰地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經常有客戶向我抱怨他們的ERP系統實施失敗了。”
而現如今,Gandy所看到的是,困擾客戶的是眾多ERP銷售商不切實際的說法,加上希望升級系統的企業對自己的需求表達不清,加劇了眾多實施案例的失敗。
Martens分析認為,失敗的原因往往來自ERP廠商和用戶兩方面。“有時候,ERP廠商過分吹噓并許諾實際根本提供不了的功能,一旦客戶本身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問題自然就來了。這就如同用戶和廠商在說兩種不同的語言,誰也搞不清對方的意思,直接導致項目完全偏離正常軌道。”
Gandy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CFO出馬了。“如果他們參與ERP選型和部署過程就有助于緩解、甚至避免可能危及業務運轉和創收的問題。他們了解公司里的每個部門是如何運作的、是如何帶來收入的,所以能從洞察整個企業的視角來看待ERP實施的整個過程。”
Martens也贊同這種以長遠的業務視角來看待ERP的實施。他認為這對CFO們來說尤為重要,在評估ERP套件時,用戶必須了解自己公司運作方面的詳細情況,因為每一個軟件包都可能需要專門定制,才能適應每一家公司的業務運行。
“ERP軟件提供的功能與用戶所需的功能會存在差距,實際工作中許多公司在努力最大限度地縮小這個差距,但是又不能客觀地認識到縮小這個差距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實際的代價就是需要另外花費額外的費用來定制產品,這個錢有時候還是必須要花的,否則如果用戶只想避免過多定制的花費,帶來的結果就是買來的軟件不能馬上用起來。”Martens說,此時此刻來自CFO的支持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目前由于來自云計算的競爭壓力,迫使傳統的ERP銷售商開始提供新的部署策略。Martens表示,這種新的策略可能會受到CFO們的青睞。ERP廠商們推出了含有部署系統全部組件的軟件包,但價格固定——這種策略與軟件即服務(SaaS)恰好相反。ERP廠商聲稱這種解決方案更便宜,部署起來更容易。
“ERP廠商們把軟件、服務、培訓以及實施合約做成軟件包,試圖通吃。廠商的想法是,每個客戶坐下來,他們什么都已安排好了,客戶只要付一筆固定費用,一切就可以OK。”Martens說,應該向CFO提醒的是,付出與得到總是成正比的。曾經有ERP廠商向她推銷一體化部署解決方案時,通過實施過程中所含的服務“縮水”手段來降低合同標價。
關于成本,Gandy堅信,評估各款ERP套件的優缺點時,決定性因素還是總體功能,而不是成本。“如果多投入一點意味著企業能在幾年內能從中得益,我不會介意增加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