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平板電腦市場更加成熟的一年。平板電腦已經度過了ipad剛上市時引發的狂熱追捧的階段,市場成長趨于平穩。國產平板也遍地開花,不僅聯想、華為、中興、神舟等國內大企業持續發力,眾多中小廠商甚至山寨廠商也紛紛從手機轉向平板電腦。盤點2012,國產平板花樣繁多卻鮮有驚艷,波瀾不驚成為國產平板的注腳。
品牌眾多、良莠不齊是國產平板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在太平洋電腦網上查詢一下,可以查到近200個平板電腦品牌,絕大多數是國內品牌,但很多品牌從未耳聞。細數起來,國產平板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還是聯想的樂pad、thinkpad tablet和Ideatab,華為的Mediapad,萬利達的Zpad、漢王的Touchpad等等不多幾家。
幾百家平板電腦廠商的出現讓競爭變得更為激烈,價格一再壓低,產品同質化也更趨嚴重。幾乎每個國產平板電腦廠商都推出了眾多型號的產品,涵蓋了從四五千元直至千元以下的各個價位區間、5英寸直至10英寸的各個尺寸。豐富的產品線可以幫助搶占各類細分市場,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但是產品線過于龐雜對于打造品牌形象來說委實不是什么好事。要知道蘋果的ipad上市三年,也只是推出了寥寥四款產品,并且ipad一直固守9.7英寸,直到今年才推出了7.9英寸的ipad mini。蘋果的固執就是為了堅持精品路線,堅持自身的定位和格調,不盲目追求市場份額。反觀國產平板,各種尺寸、各種分辨率、各種外形琳瑯滿目,很難有明星產品,總是給人一種“大路貨”的感覺。
事實上,國內平板企業并非沒有看到這個問題,被蘋果、三星、谷歌等國際巨頭的陰影所籠罩的國內企業,紛紛在差異化上尋找出路。盛大推出的bambook平板電腦突出數字內容優勢;漢王、E人E本主打“手寫輸入”牌;聯想強化平板電腦的商務應用功能,其推出的Windows 8混合筆電產品IdeaTab Lynx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在顛覆性創新難以復制的情況下,改良式創新成為眾多國產平板電腦企業的努力方向。
與ipad剛推出時的顛覆式創新不同,目前平板電腦的產品形態、功能定位和市場受眾基本趨于穩定,今年以來推出的眾多平板電腦并沒有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術應用,更多的是沿著既定技術軌道提升。今年3月蘋果ipad3上市,沒有再次出現黃牛大量囤貨的場面。10月蘋果發布ipad4和ipad mini,也是繼續提升性能,并開始向7英寸市場進軍。由此可以看出,平板電腦由顛覆式創新進入改良式創新階段。
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將那些能顛覆行業格局的新技術稱為“顛覆性技術”。2005年克里斯坦森來華訪問時還曾說:“鑒于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多層次的消費需求,中國擁有培育顛復性創新技術的最好土壤,而顛復性技術所需要的創新精神也是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所急需的?!?/p>
被寄予厚望的國內企業能否擔負起顛覆行業格局的重擔呢?
毫無疑問,國產平板要想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必須要瞄準顛覆性創新。同時,在目前平板電腦相對穩定的產品框架內,國內企業要將性能提升和體驗改善作為研發和創新的重點,持續推進改良式創新,把握細分市場的精準需求就是這個“微創新”時代的精髓。顛覆性創新與改良性創新,一個是道,一個是術,兩者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