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傳統的IT項目相比,云服務的獲得簡單而且快捷,這讓很多企業的業務部門常常越過IT部門直接與云服務商簽訂合同。由于沒有IT部門的參與,傳統的IT項目招投標流程就得不到有效執行。
業內專家建議,無論是否招標,與服務商簽訂合同之前先提交一份需求說明書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是評估不同云服務商提供的云服務的依據,更是將來簽訂云服務合同的基礎。因為需求說明書中的每個需求正是需要讓云服務商來幫忙解決的地方。通過評估多個云服務商的服務是否以及如何滿足企業的需求,用戶不僅了解了不同云服務商的特點與優勢,同時也明確了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與服務商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一些公司可能會錯誤地認為所有云服務提供服務都大同小異,特別是IaaS服務商,其提供的云服務功能都大同小異。顯然,這種認識并不正確,隨著云計算市場的不斷發展,云服務供應商正在試圖區分其服務,以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
比如,企業可能會在需求說明書中要求服務水平協議(SLA)確保“4個9”的可用性(99.99%),這與“3個9”(99.9%)的SLA相比就會有很大區別(3個9的可用性意味著每年的停機時間接近9小時,而4個9意味著每年停機不到1個小時)。一個完整的需求說明書還會幫助企業找出云服務供應商是如何計算正常運行時間、哪些事情(例如定期維護)不包括在內,以及供應商有哪些具體措施可以保證它能履行對SLA的承諾。
對云供應商的基礎設施和安全評估涉及許多因素,而供應商在這些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在需求說明書中明確對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方面的需求,企業就可以據此來判定云供應商是否能真正滿足需求。另外,企業還需要明確云服務商獲得了什么樣的認證或得到了哪些第三方的認證,以驗證其所說的基礎設施及其安全聲明是真實可信的。
實際上,云服務商的投標書就是對需求說明書的回答,透過標書可以很清楚地表明某個供應商是否真正了解企業的需求。例如,如果用戶是面臨嚴格的合規性要求的行業,其在需求說明書中必然會要求供應商回答如何幫助企業遵守有關法例。如果一個供應商甚至不知道那些法規縮寫代表什么意思,顯然是一個不好的跡象。
另外,供應商的標書也可以作為一個基礎來明確哪些是供應商的責任、哪些是企業的責任。該信息對于將來檢驗供應商是否能履行服務水平協議、續約定價、一旦出現數據泄露如何應對,以及其他合同履約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
總體上,企業的需求應該足夠詳細,對于每個需要供應商回答的問題都不應該是簡單的“是”或“否”。所以,需求說明書可能是一個相當長的問題清單,但它有助于避免供應商含糊不清的回應和對需求的誤解,最終保證企業訂閱的云服務可以真正有效地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