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前不久買菜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股骨頸骨折,不得不做了手術。在醫院躺著的老李天天盼著能快點出院回家,哪里也沒有自己的家舒服啊。終于熬到出院了,令老李沒想到的是,他卻又因為心梗再次入院。老李自嘆倒霉,醫生卻告訴他說,實際上他的心梗是“摔”出來的。
病上加病需當“心”
人上了歲數,身體協調能力下降,跌倒的風險遠比年輕人高出許多,每到天寒地凍之時,醫院里因摔倒而骨折的老年病人就會更多。而老人骨折后一定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惡化。陳一心介紹說,臨床上像老李這樣骨折后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真不少。老年人骨折后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現象較為普遍。
冬季由于氣溫寒冷人體新陳代謝緩慢,心腦血管病人身體受冷空氣刺激,血管驟然收縮,易導致血管阻塞,血流供應中斷,使血管調節能力減退,這些本來就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和復發。如果老人一旦摔跤造成骨折,骨折后的劇烈疼痛使病人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嚴重時可造成腦出血。并且骨折及手術后,機體處于高度應激狀態,血中兒茶酚胺濃度增高,也可直接損害心臟,重時會引發腦出血或心肌梗死。
另外,老年骨折病人大多與骨質疏松癥相關,且骨折并非短期即可以康復,較長時間的臥床,會造成病人體內血液流動緩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脫落,也會引發腦梗、心梗,如果肺動脈被堵,極易引起肺梗塞而死亡。再加上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本身患有冠心病,更容易引發心律失常。
躺在床上養好“心”
骨折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動,確實很“遭罪”,對于心系全家老小的老年人來說,就更容易急躁心煩。陳一心特別提醒骨折的老年人,躺在床上的養“心”功夫很重要,一定要注意積極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惡化。
首先,一旦發生骨折,在治療骨折的同時要密切監測血壓和心律的變化,并對骨折后出現的心腦血管疾病采取積極治療措施,防止惡化。二是老年骨折病人要調整好心態,不要過于緊張,家屬要開導和安慰,給予關懷和照顧,避免老人因焦慮和緊張而誘發心腦血管病。三是需做手術的患者要盡快手術,鼓勵患者術后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四是對于臥床的病人,要盡量在床上做功能鍛煉,家人多給做些按摩之類的被動運動。
陳一心介紹說,預防和阻止骨折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和惡化,老年人平時就應重視防治骨質疏松癥。平時注意補鈣,適當增強骨骼承重訓練,到戶外常曬太陽,這對降低骨折發病率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高脂血癥等常見病,平時應適量多運動,這些都有助于預防或延緩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此外,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應密切觀察,監護血壓、心律變化,條件允許時則早期積極采取手術治療,對骨折后出現的心腦血管病要及時給予積極治療以防惡化。
避開不該摔的跤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每年約有40%的老者會摔跤,而摔跤又是老年人事故性死亡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專家認為,盡管老人不可能一跤都不摔,但是通過鍛煉來改善平衡能力,加之一些防摔的措施,許多老人是可以避開許多不該摔的跤的。
當老人發現自己走起路來已不很穩當時,應開始注意通過鍛煉增強肌肉的力量以及控制能力,從而改善自己的平衡能力。平衡鍛煉包括:“金雞獨立”,競走式的行路,向前或向后疾走等。當這些平衡練習做得比較熟練時,可以再增加一些難度,如做金雞獨立時用一只手支撐,然后不用手支撐,讓自己較長時間地站穩。當練習者已達到能閉著眼睛自如地做這些動作時,可以說鍛煉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做這些練習,并不需要特殊的場地,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陳一心特別強調說,老人在做這些平衡鍛煉時,最好有家人在家,旁邊一定要有足以能用來做支撐的東西,例如廚房里的操作臺。并且自己和家人都要牢記,一旦跌倒,千萬不要太急著把人扶起來,以免疼痛加劇,甚至損傷周圍的血管造成大出血。正確做法是先觀察情況。如果骨折,把受傷的部位簡單固定;若是高血壓,則應在原地保持頭高腳低的半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