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有便秘的歷史。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也許只是一個小毛病,但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了。
高血糖引發“胃輕癱”
糖尿病是一種可引起多種并發癥的疾病,便秘就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便秘。有關糖尿病性便秘的發病機制,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病、腸道科主任盧秉久從中西醫兩個角度進行了詳解:中醫認為,糖尿病是氣陰兩虛所致。氣虛則導致大腸傳送無力,陰傷津虧則腸道干澀,不能滋潤大腸,而致大便排出困難;西醫認為,高血糖可使胃自主神經電節律紊亂,蠕動功能降低;減慢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引發胃腸功能紊亂。同時,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自主神經病變和全身血管動脈硬化,使得胃腸吸收功能減退,收縮功能減弱,出現“胃輕癱”,即食物排入十二指腸困難,同時腸蠕動緩慢,導致了便秘。
與飲食不當、缺乏運動有關
“糖尿病性便秘還與飲食搭配不合理、缺少活動鍛煉有關。”盧主任指出,糖尿病人群中,老年人占大多數。老年人由于牙齒不好,進食含纖維素多的食物較少,再加上活動少,胃腸蠕動能力減弱,很容易發生排便困難。一旦糖尿病合并了便秘,不僅影響生活質量,而且還伴隨著危險,如合并心腦血管病時,便秘用勁排便可引起腦血管破裂、心臟猝死等,往往后果嚴重難以挽回。因此,對糖尿病人要備加關注便秘的問題。
提倡食療為主
盧主任指出,把重點放在用藥治療便秘上,不如把重點放在防治便秘上。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將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嚴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的基本措施,一般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1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7%以下為宜。同時,可應用營養神經藥物預防神經病變,如維生素B族。
其次,要合理平衡飲食,加強體能鍛煉,適量服藥。糖尿病便秘的治療還應以食療為主。在血糖穩定的前提下,多吃水果、蔬菜,選擇含糖量低,潤腸通便的食物,其中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尤其重要,讓胃腸始終保持充實狀態,增強胃腸張力,刺激排便。便秘嚴重者,可適量服用蘆薈軟膠囊、麻仁潤腸丸、麻仁滋脾丸,建議同一種藥的使用時間不要超過1個月。因為長期用同一種通便藥不僅會對胃腸黏膜造成損害,還會產生依賴性。
最后,盧主任提示,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發生便秘后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憂郁等情緒,家人應該主動與其溝通,講解糖尿病便秘的有關知識,要求他們正確對待,克服不良情緒,保持輕松、豁達、愉悅的情緒,有利于防止便秘。
食療小方
材料:澤瀉20克,山楂20克,草決明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澤瀉能夠降血脂、對肝臟起到保護作用 。山楂可以消食導滯,活血祛瘀。草決明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脂瘦身的功用。糖尿病患者常飲此藥茶,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脂,潤腸通便。此方可間斷服用,配合飲食、運動,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