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發文,“提升幸福指數將成十二五施政導向”,由此掀起了一股關于國民幸福指數討論的浪潮。今年國慶期間,央視《新聞聯播》連續播放《你幸福嗎》系列調查,再次將“幸福”推入高潮,最近,月薪、收入之類的字眼久居高點擊率,也與“幸福感”掛上鉤,實際上也深刻地反映了收入與個體生活狀況的密切關系。
在大家對央視播出的“神回復”的調侃中,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作為國家電視臺,央視一改宏大敘事的報道風格,把話筒遞到了不同的個體嘴邊,由他們對著鏡頭說是否幸福、是否還有遺憾。這也反映了我們的國家正在朝珍重個體的“幸福”與“不幸”,珍重個體的尊嚴與權利的方向努力。
珍重個人的幸福與苦難,重述個體的權利與尊嚴,這是追問“你幸福嗎”的意義所在,更是國家方向的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