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好的多數飛行任務,都是在挑戰飛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術的極限,航空搶險和救援,不光天氣惡劣,很多時候幾乎沒有落地環境。沙漠飛行,暗淡昏沉的天空與沙漠連成一片,很容易產生幻覺。穿云飛行,有時天空暗地面亮,這種時候只能相信儀表,一旦對自己有所懷疑,就有倒飛傾覆的危險。而在海上低空飛行的時候(如100米),遠處的大海是一條向藍天鼓起的弧線,實際在平飛,感覺卻是在往大海里面鉆……
軍中400多個飛行科目的訓練(如沙漠、海上、山峰、山谷、穿云、外吊掛懸停等),讓梁德好面對這些情況都得心應手,而一般的民航飛行員可能只飛過5個科目。16歲參軍成為飛行員,梁德好稱自己的飛行技術“全軍第二”——第一是他師傅。但更關鍵的是執行任務的方法,“你的思維水平有多高,任務就能完成得有多好。”
他是飛行在南極和北極上空的中國飛行員,兩年前還四進非洲,在毛里塔尼亞和馬里兩個國家培養飛行員。他熱愛飛行事業,要“飛到不能飛為止”,但飛行在他未來的生活中也逐漸退居二線。1998年轉業后,他開始接觸航空市場和管理,現在他對這個行業了如指掌:不僅是技術和應用,還有國際航空產品。
他飛行中最大的快樂來自“大自然的震撼”。“廣闊的天空,地上的房子變成火柴盒,人都像螞蟻一樣,仿佛身在宇宙空間,在這種廣闊的環境下不會壓抑,心胸很開放,很敞亮。直到現在,每次飛行我還是能感到這種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