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課堂拓展性活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A-0018-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向縱橫兩方面延伸,引導學生加深與鞏固知識,開展拓展性的語文學習活動,能整合各學科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其綜合素養,具有其他教學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激發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更談不上主動學習了。要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樂園,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入手,打破傳統課堂的形式,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引入和增添豐富多彩的內容,把課堂延伸到現實生活,延伸到相關領域。通過讀讀、畫畫、質疑問難、自由組合討論、情景表演、角色體驗、自我展示、游戲、小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靈活、開放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全方位地看、說、談、思、寫、唱、跳、演、畫、玩,讓思維和想象得到充分的調動,把學生的生活經歷、生活體驗激發出來,讓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例如,在教學《小兒垂釣》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拓展活動: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在讀讀詩句、觀察圖畫、聯系注釋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小畫家、翻譯家、詩人等其中的一個角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詩歌的感悟。學生各展所長,在輕松、愉悅、樂于探究的氛圍中理解了古詩,產生多元化感悟,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其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
教科書是課程的重要內容,但不是課程所有的內容。語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都具有廣闊的延伸、創造的空間。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應在教學中適當地引入背景知識或相關知識,以更好地突出課文的主線,擴大學生的視野。學生針對課文特點,采取上網查資料、讀課外書、詢問討論等方式在課前、課后收集相關資料,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信息處理的主動者,從而豐富了知識積累,培養了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一年級《一去二三里》一課,學生認識了“一”至“十”,課后筆者讓學生收集有關“一”至“十”的兒歌、成語、諺語、古詩等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十個數字,而且認識了所搜集資料中的其他漢字,提高了識字量,豐富了課外語文知識,也提高了語文素養。再如教學《動物過冬》一課,課前先讓學生通過翻閱課外書、上網查詢、咨詢家長等方式,收集動物過冬的資料。課上,讓學生思考問題:“課文中講了哪些動物?它們怎樣過冬?為什么采用這樣的過冬方式?除了課文所列舉的這幾種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它們為什么這樣過冬?”這樣就促使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新的知識領域,探索相關的知識,不僅增大了信息量,還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更在閱讀、加工整理資料的同時參加了閱讀實踐活動,使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互補充,有效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激活學生思維。使之求異創新
思維的獨特性是創新的靈魂。語文教學不僅要滿足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還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思維的廣闊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巧妙地開展拓展性活動,易于幫助學生發散思維,進發創新的火花,從而樹立創新意識。
如在《田忌賽馬》教學時,讓學生自由組合田忌與齊威王的馬,提出:“不用孫臏的辦法,還可以用什么辦法讓田忌贏?”激勵學生的創造精神。當學生興致勃勃地提出了解決辦法,又經過比較,認為還是孫臏的辦法最好時,思維的發散性得到了鍛煉。還有一位教師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后,讓學生以不同的身份給齊威王寫信,鼓勵自由、有創意的表達。這一拓展是把寫信、提建議、續編故事等多項讀寫活動巧妙地整合,融觀察、分析、想象、推理、判斷等能力的鍛煉為一體,促進學生多維度的思考。
在教學口語交際《我愛吃的水果》時,筆者讓學生通過摸、看、聞、嘗等多種方式,了解了愛吃的水果的外形、顏色、味道、營養等知識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設計一種未來的水果,在“新型水果發布會”上進行推銷。學生們畫出的一張張水果,設計的一句句廣告詞雖然不夠實際,但卻新、異,體現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
課程標準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拓展性活動是這種學習方式形成的很好的載體。
例如,在教完拼音以后,筆肯讓學生用拼音寫m爸爸、媽媽、自己以及班上同學的姓名,學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又能快快樂樂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這種效果是讓學生反復識記、抄寫、改錯所達不到的。
再比如,上完《錫林郭勒大草原》一課后,引導學生分組止向生活,通過觀察、訪談、洵問等方式收集家鄉風景、物產、風俗等方面的情況,再將了解到的情況用書面語高‘整理,在班上進行交流,以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共同研究一個活動內容,聚在一起交流、傾聽,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了,探究學習的意識增強了,并且發現了生活與語文的聯系,真切感受到了學以致用的快樂。
(責編: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