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土瑤班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A-0024-02
我校土瑤班的小學生來自山里的教學點。他們自幼生長在交通閉塞的大瑤山,活動范圍狹窄,較少與外界接觸,不善與人交流,特別靦腆、膽小。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對他們學好語文很不利。因此,教師應當針對他們的心理現(xiàn)狀開展語文教學。
一、土瑤班小學生心理現(xiàn)狀
(一)膽小怕事
因為年紀小而且很少離開過父母,土瑤學生膽小怕事,不善交際。民族班的課堂,基本上是老師一人在唱獨角戲。平時見到老師,或是老師家訪,他們一般也不打招呼。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他們害怕被普通班學生欺負,不敢過多在校園里玩,只有當普通班學生放學回家后,校園才有他們活躍的身影。即便是受到別人欺負,他們也不敢告訴老師或同學,因為害怕而偷偷回家,直到老師動員才回校。
(二)害羞內(nèi)向
土瑤學生平時在校園中,見到老師時也會臉紅,或者偷偷繞開走,他們不是沒禮貌,而是因為害羞。特別是在課堂上,當老師提問時,他們就會臉紅,眼睛看地下,低頭不語,看得出心里特別緊張。個別學生雖然敢于回答,但由于靦腆害羞,聲音也很小。
(三)自尊心過強
土瑤學生雖說來自深山,家庭生活貧困,但他們的自尊心卻很強。他們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強,授課時老師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稍不注意用詞,就會被他們認為是老師的偏見。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也要善于用詞,否則也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四)意志不強
由于歷史或一些現(xiàn)實上的原因,不少土瑤學生的自卑心理很強,總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都比不上別人,對學習缺乏信心。有部分學生就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上不去,不好意思繼續(xù)就讀而逃學回家的。在校刻苦學習的土瑤學生不多,大多數(shù)人對學習有畏難情緒,不愿意付出努力,對學習有一種依賴心理,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
二、針對土瑤學生心理現(xiàn)狀的語文教學對策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小學生處在識字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就會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因此,幫助土瑤孩子學好語文,就成了我校民族班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了。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教學對策。
(一)了解學生心理,用愛心為孩子們開啟語文的大門
根據(jù)土瑤學生特有的心理情況,開學初,教師要先和他們多接觸,讓這些靦腆的孩子對老師有個初步的好印象。首先要跟他們講解到山外讀書的原因,即目的性教育,告訴他們山外的學校和山里的學校有什么不同。其次,作為語文老師,要理順土瑤學生與其他學生的關系。例如,可以分批把土瑤學生組織到普通班教室參觀,并觀摩普通班學生上課的實況。普通班學生朗朗的讀書聲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深深地吸引了他們,他們的好奇心被調(diào)動起來了,感覺他們自己就跟普通班學生一樣。
(二)多鼓勵多表揚,用愛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
針對土瑤學生自尊心很強,生怕被別人瞧不起的心理。教師在教學中應精心設計形式多樣且適合土瑤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激發(fā)學習動機和學習的興趣。語文老師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牢固樹立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的觀念,積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把學習當作一種需要,為搞好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抓基礎知識,用愛心幫助學生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校的土瑤孩子小學一至三年級時是在山里的教學點上學,沒有好的教學環(huán)境,老師采用復式班教學方式,大多使用瑤語進行教學。由于辦學條件差,大多數(shù)學生自幼未能形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學生很少接觸課外讀物,知識面狹窄,漢語拼音基礎不牢固。作為民族班的老師,在教學中除盡力完成本階段的教學任務外,還應擠出時間幫他們補回以往落下的功課。教學中要從最基礎的漢語拼音教起,從簡單的識字教學教起,并多在適當?shù)臅r候為他們開開“小灶”。此外,還應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合作,大家共同努力,研究教學策略,幫助土瑤學生把文化基礎打好。上課如此,考評也如此,不要急于把他們和同年級的學生等同起來,可以出些簡單的試題讓他們做,先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他們就愿意學習了。
(四)因材施教,用心設計并上好每一節(jié)課
1.從基礎抓起,上好識字教學課。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能為今后的自學和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很重要,學生識字的多少,會影響到日后語文的學習,如朗讀課文、習作練習等。根椐土瑤學生認字少、基礎欠缺的現(xiàn)狀,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從最基礎的漢語拼音教起,從簡單的識字教學教起。作為老師,不能因為他們是四年級的學生就完全按四年級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來上課,來確定教學的內(nèi)容。在教學當中,識字教學仍是教學的重點,要讓他們多認字。課后還要盡可能地給他們補上漢語拼音的課。對于漢字教學,除了要求他們學好記好教材中規(guī)定的字詞外,我們還得讓他們多動筆,把已學會的漢字鞏固好,識寫結合,相輔相成。要學生多動筆寫,這是因為之前土瑤學生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不少學生不愿意付出努力,得過且過,對學習有一種依賴心理,所以他們對已學過的知識并不主動去鞏固,去牢記。顯然,教師的嚴格要求對這些土瑤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尤其重要。
2.加強朗讀教學,要讓“讀”成為語文課上的一大亮點。
害羞、自卑、不敢開口交流是這些孩子存在的問題。他們要提高語文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書,大聲讀書。通過讀,他們能放開心胸,提高膽識,樹立自信。通過讀,他們還能夠鞏固所學過的漢字,能認字、解詞、讀懂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等。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加強口語交際教學,讓學生多說話。
一是大力推廣普通話。要積極配合學校,推廣普通話,規(guī)定學生平時在校都必須說普通話,而且要出臺相應規(guī)章制度。
二是利用好教材,上好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課堂教學是師生主動探究的互動過程,是口語交際訓練的最佳途徑。教材中大部分課文都配有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插圖,這些圖畫常能喚起學生觀察、聯(lián)想和說話的興趣。在教學中,可抓住文中的某一畫面讓學生展開想象,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針對土瑤學生少言的特點,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可從集體語言操練抓起,然后才過渡到小組操練和結對操練。
三是要處理好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huán)境。要鼓勵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共同構建融洽與合作的課堂教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