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愛心山區學生夢想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A0055-01
怎樣讓山區留守學生能情系學習,心懷夢想?筆者做了有益的探索:用愛讓山區學生放飛夢想。想方設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跟全國絕大部分農村一樣,筆者任教的小山村里的青壯年大都到城市打工掙錢了。在山區,很多孩子一年也難得見上父母一面,他們小小年紀便要自理生活,不像城里的孩子能在父母懷里撒嬌,冷了、餓了、渴了……都有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教師只有解決山區學生因缺失父母之愛所出現的心理困惑,才能更好地傳道授業。首先,要從感情上對這些長期缺少父愛母愛的孩子傾注滿腔熱情,溫暖他們那一顆顆渴望父母之愛的心。學生小覃,他的母親多年前便撇下他們父子三人出走了,父親為生計常年奔波在外,將小覃托付給奶奶撫養。缺少了父母的愛護和監督,小覃學習懈怠,常常像個好斗的小公雞。我剛接手這個班級便察覺到了小覃的厭學情緒,于是我像親人一樣對待小覃:常常關注他的冷暖溫飽;常找他聊家常、談趣事,了解他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指導他組織同學們開展一些興趣活動,如打乒乓球;肯定他的進步,適時鼓勵他;給他壓擔子,催他前進……以心換心,小覃感受到了我對他的關注和關愛,他的精神面貌逐漸有了改觀,不再是一副懶散的樣子。在我班,像小覃這種情況的學生約占一半,他們長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們渴望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可以在媽媽的懷里撒嬌,得到爸爸的庇護和教誨。當本應屬于他們的且是他們最需要的親情成為奢求時,他們會彷徨、害怕,產生一種不知所措的心理,內心十分困惑,情緒的波動導致其學習方向不明,學習沒干勁。此類學生一旦得到教師持續不斷的關注和關愛,心里往往會感到無比溫暖,覺得有了干勁,有了奔頭,有了希望,有了夢想……就會像小覃一樣不斷與自己的惰性作斗爭,糾正錯誤,努力上進。
我很積極地融入到學生中,主動去親近學生。每天無論是早讀還是晚讀,我都會巡堂督促他們讀書,細心觀察他們。有一次,我發現學生阿進伏在桌子上,臉色很差,便立刻找來他的堂姐一起扶他到山腳下的診所就診。由于治療及時,阿進的身體很快就恢復了。上課時,我經常走到學生中去提問、去分析問題,課余則經常跟學生聊天,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家庭基本情況。每周,我都組織學生開展乒乓球賽并參與到其中,與學生同樂。放晚學后,我常到學生家里家訪,向學生家長匯報學生的點滴進步。
師生感情親近了,學生才容易信服。當學生信服我的時候,我再把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逐漸引導到學習上來。山區的孩子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們主要利用在校時間學習。所以,教師一定要善用激勵手段,把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語文背讀教學方面,我采取了許多措施:一是不時舉行背讀比賽(可背一段、背句群、背首尾段、背全文),凡是在背書比賽中獲得優勝的學生都給予獎勵(如獎勵糖果、筆、筆記本、卡片、作業本)。二是在黑板旁張貼背書紅花榜。三是組織班干部輪值督促。四是勤走、勤看、勤總結,經常用名人的故事和生活中與讀書有關的事例去激勵學生。又如在寫作教學方面,我不厭其煩地激勵學生。我從學生習作中找出恰當使用詞語的范例、語句表達清楚的范例、能圍繞一個中心表達意思的句群的范例……一項又一項地進行反復講評、賞析、肯定、鼓勵,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我真棒!作為獎勵,每次講評范例時,我都鄭重地把范例的作者姓名工整地寫在黑板上。每次講評賞析,學生不但把范例抄錄下來,而且把作者姓名也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訓練,面對寫作,學生們不再是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了。
我組織學生參加了第四屆全國少年兒童書信文化活動比賽。第一次遇上這種大型比賽,學生們有些忐忑不安,有些猶豫不決。我不斷地給他們鼓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最終,自信戰勝了自卑,勇敢戰勝了膽怯,希望戰勝了悲觀。有了夢想的他們拿起了筆,投出了自己的參賽作品。大家都把它當作磨煉自己的絕好機會,也是給自己的信心加碼。經過層層評比,學生黃玉瓊榮獲了“第四屆全國少年兒童書信文化活動玉林賽區小學組優勝獎”。喜訊傳來,這個閉塞的山區分校沸騰了。我握著黃玉瓊同學的手,祝賀她,鼓勵她。她的眼睛濕潤了。我相信,此時此刻一定有更美好的夢想在她的心中孕育著。
愛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我的愛心就像一顆小小的種子,經過辛勤的澆灌,在學生的心田里發芽、開花、結果,學生們有了學習上的進步,有了自己的夢想,有了更高的追求。
(責編: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