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A-0076-01
課外作業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合理有效的英語課外作業能促進學生內化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時應遵循以下幾點。
一、緊扣教學目標,避免作業目標失度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通過明確的任務,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促成其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布置大多是教師在臨下課前的幾分鐘內匆匆完成的,或信手拈來,或任意拔高,或目標不清,很少有能體現英語語言特色的目標明確的課外作業。例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A),其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般將來時的用法,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往往是讓學生抄寫詞組、跟錄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這些機械的讀寫作業千篇一律,跟這一板塊的教學目標脫節,不能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筆者在教學這一單元時,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了如下作業:結合A部分的教學內容熟練地和朋友誦讀歌謠:Be going to,be going to,what is Nancygoing to do?Play the piano,pl‘dy the piano,she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再調查家庭成員的周末計劃,自編家庭周末計劃的兒歌。這樣,既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課堂所學,又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展示了學生家庭豐富多彩的周末計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尊重個體差異。避免作業一概而論
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不僅要考慮英語課堂教學的共性目標,也要兼顧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靈活地選擇作業的數量與形式,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個體差異性。例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3 Asking theway后,筆者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興趣等將作業設計成不同形式的三個層次:★模仿范例,和小伙伴一起練一練c部分的問路句型。★★對話作業,用B部分的地圖和小伙伴們互相問路。★★★實踐作業,畫一畫學校、家等生活中某個地方的地圖,并與小伙伴互相問路。不同星級的作業難度各不相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語言水平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形式,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這樣的作業形式打破了傳統的“任務統一”“形式統一”的單一作業模式,把作業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課外作業更富“自主權”。
三、關注作業形式。避免作業枯燥乏味
學生最為厭倦機械地進行抄寫、默寫和句型操練,這會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小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調控能力不強,對英語學習的喜惡直接在其英語學習行為中表現出來,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更應著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趣味融入英語課外作業,不僅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外作業與生活相聯系。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lPublic signs后,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常見的公共標志:One way street/Wet paint/No photos…或讓學生為教室或校園設計公共標志。學生通過尋找或動手制作,強化了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多元智能。教師在布置和設計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時,要充分考慮語言的交際性原則,讓學生在有趣味的作業中使用英語,通過任務式的趣味作業,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如教學5B Unit2 A telephone call后,可以讓學生給小伙伴或老師打電話。
四、建立回饋機制。避免作業流于形式
課外作業提供的反饋信息是教師調整教學、學生調整學習的重要依據。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設置中應建立有效的回饋機制,避免作業流于形式,促使學生認真、及時地完成課外作業,在課外作業中獲得成長與提高。例如,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除了常見的A,B,C加日期的批閱方式,教師還可以插入一些簡筆畫(笑臉、小紅花、大拇指等),趣味的形象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在評價過程中還可以建立多元互動的良性評價機制,讓家長、學生等共同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認識自我、展示自我,同時也客觀地查找自己的不足,促使學生在良性的回饋機制中獲得提高,取得進步。
總之,設計與布置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形式多樣的趣味英語作業,讓學生在個性化的課外作業中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發展綜合語言能力。
(責編: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