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江原籍廣東羅定市,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后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師從王朝聞先生,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文化傳媒集團中國美術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東南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院美術系主任等職。近年曾任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出訪瑞士、日本等國家。曾策劃、主持實施“黃賓虹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美術館50年捐贈作品大展”等大型活動。
由中國美術館、廣東省美協等主辦的梁江書畫展,2012年在東莞、中山、珠海、汕頭、肇慶等地巡回展出,展示了梁江以多種體格、不同筆法創作的百余件山水、花鳥和書法作品。
上世紀70年代,梁江創作的知青宣傳畫曾印發全省,木刻作品上過省展,還在報刊撰寫評論文章。他學生時代多才多藝,讓人難忘。后來,他從美術史論界崛起,撰寫了大量切入美術創作和史論研究的論文,以思維敏銳、觀點明晰、文風恣肆享譽全國藝壇。其新著《中國美術鑒藏史稿》,是中國第一部美術鑒藏通史。所著《美術概論新編》《廣東畫壇聞見錄》等在美術理論建構、區域美術史研究方面也備受好評。迄今,他發表的學術專著及論文已達400余萬字。成為活躍在當今中國文化藝術界前沿,成果豐碩的著名學者、書畫家。
粱江早年就讀于廣州美院油畫科班,后轉攻中國畫。所作山水花鳥,筆法靈動多變,格調清雅自然。他具有堅實筆墨功夫,有過人的文化修為。融豐厚學養于筆端,其作品引起了社會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廣東省作協主席廖紅球說,梁江一是人好;二是文章好;三是書法好;四是畫好。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推其為“學殖深厚,出手不凡”。
梁江認為,一般書畫家不必苛求通曉十八般武藝,術有專攻即可。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研究者或批評家,專業要求則更高。若沒有切身體驗,不通曉各種技法,所發議論很可能會是隔靴搔癢。他長期以來的方法,是創作體驗與史論研究相輔而行,相互促進。他的學術研究和創作論評,在專業界有很好口碑。而他的書法和繪畫創作,也因為豐厚的人文涵養,多年的筆墨技藝磨礪而顯得非同一般。取精用宏,學者本色,厚積薄發。梁江作品成了近來人們談論“學者書畫”常提到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