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數字衛星頻道開播以來,受到了農村黨員干部群眾一致好評。作為遠程教育教學課件的具體制作單位之一,中央農廣校承擔著黨員專用頻道“農業生產經營”欄目全年的播出任務。教學資源是遠程教育的源頭活水,是遠程教育的核心要素,如何制作出內容好、質量高的教學課件,是遠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課件制作的一線工作人員,我認為在課件制作中要考慮以下三點要素。
一、內容圍繞大局,服務黨員群眾
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目標是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實現這一目標來謀劃工作,做到兩個服務。一是服務大局,把好節目的方向關;二是服務基層,把好黨員群眾的需求關。因此在農業節目的選題策劃中,要突出大局意識,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緊跟農業部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把最新的政策和技術帶給黨員干部群眾。例如,大學生村官是黨培養農業人才、建設新農村的一項重要舉措,但剛剛上任的大學生村官往往會遇到一些共性問題——滿腔熱情找不到發揮的空間、所學專業總也派不上用場,怎樣才能盡快融入農村,等等,于是制作了大學生村官實用指南《沃野催春雷》電視教材,不僅幫他們解決了實際問題,也服務了大局。《測土配方施肥介紹》、《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等多部電視教學片,不但符合國家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產品安全的大政方針,更滿足了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對此類知識的需求,可謂是上下都受歡迎的教材。
為便于黨員干部群眾學習,我們將“農業生產經營”欄目細化為“政策法規”、“市場點金”、“種植技術”、“科學養殖”、“儲藏加工”、“農業機械”等九個子欄目,涉及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滿足了農村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需求。
二、形式靈活多樣,符合大眾口味
遠程教育教學課件是電視節目,所以在制作傳播上要遵循觀眾的接受規律,要結合教育培訓對象的學習特點、思維習慣和語言特色,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一種是故事化形式。如《風力發電——戶用型風光互補系統》的技術推廣片,講述了一個牧民迎來了科技隊,安裝并用上了風力發電機,從而感受到了電力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編導巧妙地將風力發電機的原理、安裝、操作等技術環節融入到故事中,使觀眾在看故事的過程中就學會了技術,記憶深刻。第二種形式是引入主持人,通過主持人對節目內容進行評述、提示、強調、總結等,達到導視、導學和與觀眾互動的目的。第三種形式是專家訪談講座,可通過主持人與專家問答或專家自己講解的方式講授內容,這種形式比較適合于政策法規和經濟類節目,當然節目應當同時配以圖片、圖表、視頻等圖像素材,力求達到突出難點和重點、加深印象和強化記憶的效果。
三、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業務能力
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政治性很強,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要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好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對內容和技術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教學課件的質量安全。比如在語言使用上要規范,片中涉及到身體殘疾的人士不能用“瞎子”、“聾子”、“傻子”等稱謂,而要用“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等詞語;在技術上要符合節目播出對畫面、聲音等要求。
同時教學課件制作也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制作人員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件制作的質量。因此課件制作人員應不斷加強學習,既要掌握最新的政策和理論,還要鉆研遠程教育課件制作等專業技能,使自己成為教學課件制作的行家里手。
教學課件制作是確保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長久發展的重要工作,不斷制作出內容實用、語言生動、形式多樣,使黨員群眾愿意看、看得懂、用得上的電視節目,應是每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課件制作人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