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花蘿卜在江蘇省南京地區多年種植,主要代表品種為扁圓形品種。該品種生長期短,耐寒耐熱,抽薹晚,品質好。露地除嚴寒天氣外,隨時均能播種,但一般以冬春設施栽培效益最好,值得大面積推廣。
一、品種特征特性
植株直立,株高14.5厘米,開展度15厘米。板葉,葉片深綠色,倒卵形,葉緣粗鋸齒,葉面微皺,有白色茸毛,葉片6.5厘米,寬3.5厘米。葉柄淺紫色,半圓形,長3.5厘米,寬0.25厘米。肉質根扁圓形,似荸薺,尾部銳尖,出土三分之一,皮水紅色,厚0.17厘米,肉白色,縱徑2.5厘米,橫徑3.5厘米,單株收獲葉片數5~6片,單根重15~20克。一般作早春栽培,生長期60~65天。在大棚內晚秋也可播種種植。留種,春播全生育期120天。
二、茬口安排
揚花蘿卜在10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都可播種,大棚栽培類型可分為晚秋茬、冬茬和早春茬。晚秋茬和早春茬溫度相對較高,生長期一般為50~60天,冬茬處在嚴寒季節,生長期一般為60~70天。其上市期正值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和3月份市場缺少新鮮蘿卜供應,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茬口安排可以針對每年“兩節”,倒推播期,趕在節日前集中上市,提高效益。
三、栽培技術
揚花蘿卜生長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土壤含水量以70%~80%為宜,以選擇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對營養的需求是鉀肥最多,其次是氮,磷則較少,故施肥中不宜偏施磷肥,應重視鉀肥、氮肥的施用。
1. 整地施肥。揚花蘿卜生育期短,施足底肥是奪取高產的基礎。播種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和氮磷鉀復合肥50 公斤,一次耕翻入土中,耕耙2次充分混勻。蓋棚前精細整地做畦,畦寬1.5~2米,畦高20~30厘米。
2. 播種。揚花蘿卜屬小型蘿卜,一般應采用撒播法。播種時可采用先澆水播種后蓋土的方法,每畝需撒播種子1~2 公斤,播后淺覆土約0.5厘米。撤播要均勻,貼地面覆蓋地膜,保溫保濕。1周后,揚花蘿卜出苗即可揭掉地膜。
3. 田間管理。
棚溫管理 揚花蘿卜自播種至出苗,適溫為20~25℃;出苗至“破肚”期,適溫為15~20℃;“破肚”至肉質根膨大期,適溫為13~18℃。在生產上播種前15天,應提前扣棚,以增溫保墑。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和2月中旬至3月上旬,天氣相對較暖,大棚一般上午放風、下午關閉,如遇寒流,則密閉大棚,防寒保溫。12月至翌年2月上旬,正值嚴寒季節,要以保溫為主,一般大棚不放風,當大棚內溫度超過30℃時,大棚背風面開小口透氣即可。若天氣預報有寒流來襲,晚上應當覆蓋草簾防凍。
間苗 揚花蘿卜出齊苗后,生長迅速,應及時間苗,否則因生長擁擠而易徒長,影響產量。間苗次數視密度而定,適當稀播的間苗次數就少。一般第1次間苗在子葉充分展開時進行,當幼苗長到2~3片葉時定苗,使苗間距達到5~6厘米即可。
澆水 蘿卜葉面積大而根群較淺,故抗旱力較差,需適時適量供水。播種時要澆透水,保證出苗快而整齊。幼苗期,需水少,掌握少澆勤澆的原則。在幼苗“破肚”前的一個時期內,要少澆水蹲苗,以促使直根深入土層。“破肚”至“露肩”為葉部生長盛期,根部也逐漸肥大,需水漸多,要適量供水,做到“地不干不澆,地發白才澆”。根部生長盛期,應充分而均勻地供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保證肉質根的充分長大和品質優良。根部生長后期,仍應適當澆水,防止空心。澆水時間,宜掌握在晴天上午10時左右進行。
追肥 在幼苗長到1~2片葉和定苗后各追施1次提苗肥,每次每畝用5公斤尿素兌水2000公斤澆施。在蘿卜大“破肚”時,重追肥1次,每畝施氮、鉀肥各5公斤,在葉片水分干后撒施,然后潑澆稀人糞尿2000公斤。
病蟲草防除 大棚揚花蘿卜生長期因氣溫低,故蟲害較少,若有蚜蟲危害,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對于病害方面,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植保方針,在晴天中午大棚要及時通風排濕,使植株生長健壯,抑制病害的發生。若有霜霉病發生,可用6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若有軟腐病發生,可用72%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噴淋。揚花蘿卜因撒播而田間密度大,一般不進行中耕,只能在間苗時及時拔草。
四、適時收獲
根據揚花蘿卜充分膨大情況,要及時分批采收上市。如采收不及時,易造成糠心,影響蘿卜品質。一般畝產蘿卜750~1000 公斤,效益可達3000~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