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工作安排是農民工的一項義務,但這并非意味著盲目或者絕對。否則,當心構成犯罪。
受命造假,也屬幫兇
【案例】自2011年初以來,谷某為牟利,一直使用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防腐劑生產豆芽,每日約200公斤,且全部在蔬菜市場批發、零售。雇工李某明知真相,但仍長期為谷某生產。經質量部門檢驗,生產、銷售的綠豆芽、黃豆芽中,含有大量尿素成分,從浸泡液、豆芽激素、豆芽生長劑中也檢出尿素、6-芐基腺嘌呤等有毒有害成分。令李某沒有料到的是,自己雖系打工,但也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個月并處罰金。
【點評】李某與谷某屬共同犯罪,同樣必須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李某的行為與之吻合:一方面,李某明知谷某是使用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防腐劑生產豆芽,明知此舉為法律所禁止,明知會危及他人健康,卻仍然積極參與,對危害聽之任之,表明其與谷某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另一方面,李某與谷某實施了共同的犯罪行為,即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豆芽。雖然其是執行谷某的要求,但并不能排除其“幫兇”的身份,而只能說,谷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系從犯,“聽話”和“謀生”不能成為其“免罪牌”。
依令挪用,也是犯罪
【案例】2011年元月,關某被一家國有公司聘任為會計,合同期限為四年。2011年6月28日,正在辦公室上班的關某突然接到公司經理電話,稱其好友劉某多次要求借100萬元作注冊資金,他雖多次拒絕,但現已實在頂不住,讓關某帶著印鑒章等去銀行辦一下手續。關某雖覺此事難辦,但考慮既是經理出面,自然不會有自己什么事,遂照辦了。誰知,因劉某攜款潛逃,出借公款之事于4個月后東窗事發。直到手持法院的刑事判決書,關某仍是滿臉委屈。
【點評】關某已構成挪用公款犯罪。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挪用國有資金行為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指出:“對于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國有資金歸個人使用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即關某雖是聘用人員,但其受國有公司的委托從事會計工作,故當屬挪用公款罪的主體;另一方面,雖然經理的指令使其受到心理強制和意志壓制,但執行命令正當的前提必須是合法,而其明知經理違法,明知超出了自己職責范圍,自己應當且有條件加以阻卻而不阻卻。
奉命逃逸,也要嚴懲
【案例】桂某是一家公司的貨車司機。2011年6月19日深夜,桂某駕車送完貨,因急于返回而超速行駛時,將避讓不及的李某當場撞死。緊急停車后,桂某立刻電話告訴了公司副總。副總得知現場并無他人,也無監控裝置,遂指示“趁現在沒人,趕快跑。”原想報案聽候處理的桂某認為“聽領導的,不會錯”,遂立刻駕車逃逸。不料,本可被處緩刑的桂某,卻因逃逸而被從重判處有期徒刑5年。“聽領導的也要我擔責?”宣判后,桂某滿腹狐疑。
【點評】桂某必須受到嚴懲。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從中可以看出,只要有逃逸行為就必須從重處罰,而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基于什么理由,哪怕受他人指使、根據上級指示而逃跑也不例外。盡管桂某是基于服從副總命令而離開,但并不能排除已實施為逃避追究而逃跑的事實,故不能減輕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