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支付對銀行業構成威脅
在PayPal圣何塞辦公室主接待中心門前左拐,推開一扇不起眼的門你便來到一間起居室,房間裝修得花里胡哨,其中一臺平板電視最奪人眼球。這便是一間為PayPal“沙發商務”(人們坐在平板電視前的沙發上用手中的手機和平板電腦購物)打造的實驗室。隔壁是一家虛擬購物中心,內有虛擬的五金店,食品雜貨店和咖啡店。里面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手機或者單憑手機號就能下單了,購買或者付款的操作。
這兩個虛擬空間都是為了接下來的“銀行大戰”所設的演習場地。這場大戰是要決定誰將控制改變人們購物和消費方式的,言下之意就是人們的存款和借貸的方式。而這場戰爭就是因此展開的。
從表面看來,讓新興(網絡)公司來做支付流程簡化方面的工作似乎連一丁點前景都看不到。大多數資金轉移都經由幾條連著各個銀行的(通信)干道。這些干道承載著大量數據流量,并且通常受到嚴格管制。“每天有數幾千萬億次的資金轉移,但僅占用一點流量而已,”在一家咨詢公司任職的支付專家Simon Bailey說道。由于銀行以用戶支付的少量存款利息為補助,免費給客戶提供一套銀行服務。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付款的時候并不需要繳納額外的費用。
即便如此,付款服務領域也已經成為眾銀行和旨在擾亂市場的創新者們的戰場。許多這樣的創新公司并沒有宏圖遠志。面對大量在全世界周轉的資金流,其中一些公司只想通過專注于某些特定領域的方式來抓住這“洪流”中的“一滴”,比如專攻跨國支付。然而他們發現自己離提供類銀行服務更了一步,并且自己本身不必變為銀行。
針對像是管子工和跳蚤市場攤主之類的買賣人提供的支付服務大幅增加。而前不久他們卻只能接受現金或者支票形式的付款。然而支票是有彈性的,并且即便現金有著其吸引人們使用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可以輕易避稅——但攜帶大量現金卻不安全,并且顧客最多也就是花光錢包里所有的錢。
美國有兩家公司,Square和Intuit引領這個市場。他們給智能手機安裝上小的裝置,使其可以讓哪怕是最小的買賣或商人接受顧客信用卡刷卡支付。兩家公司都為客戶提供免費讀卡器,并收取大約刷卡總額的2.7%作為使用費。兩家公司的業務增長突飛猛進。自從2010年產品上市以來,Square已經與一百多萬客戶簽訂了協約。其中就有Salvation Army,它于去年圣誕節開始測試讀卡器以接受人們的電子捐款,并將其擺在傳統的紅水壺旁邊。三年前發布的GoPayments的Intuit聲稱其客戶數去年增長了1,200%,但是沒有給出具體數字。“在此之前,小企業只能接受支票,否則就沒法做買賣。”Intuit支付部門主任Chris Hylen說道。
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里,光Square自己一家公司就給美國市場貢獻了約1/6的信用卡讀卡器增長量。在兩家公司的成長讓被抑制的移動支付市場顯得格外突出。兩家公司都認為,美國大約有2600萬小企業主和自主創業者需要刷卡結算服務,但是因到(高)成本和(繁瑣的)申請敬而遠之。除去每個月固定要交一部分費用,光買一個傳統的讀卡器就要花掉幾百美元,并且申請者還要受到信用審查,并提供去年的公司賬戶(這對剛開張的公司來說是不可能的辦到的)
一些大銀行對這些初來乍到的家伙嗤之以鼻,認為把讀卡器放在手機里的技術是很容易被抄襲的。事實上,對支付手段的創新與讀卡設備聯系甚少,與之聯系更多的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也就是極大地降低了使用刷卡結賬服務的成本。其推翻了一個利潤豐厚的“商人收購”行業,此行業使得各銀行通過為商店提供信用卡讀卡器服務獲取高額利潤。“第一部Square讀卡器是由于witter的聯合創始人Jack Dorsey制作的,并且讓Jack困惑的是為什么這件事如此簡單卻無人問津。”Square的首席運營官Keith Rabois說道。“他們確實只在一個月之內就把這件事搞定了,”他還解釋道,“為了滿足金融服務業的需求,他們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滿足金融服務業的需求。”
移動支付的成功離不開數量激增的智能手機和正在下降的數據處理成本,這兩點因素使得新來者涉足金融領域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由于為消費者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和隨時接入互聯網的能力,這為各式各樣的創新應用敞開了大門。由此可見,智能手機功不可沒。Square和Intuit之所以能免費提供讀卡器,部分原因是讀卡器所需的數據處理能力由它們所搭載的智能手機所提供。“這是一個可以連接線上和線下世界的設備,”在一家叫Celent的咨詢公司任職的分析師Zilvinas Bareisis說道。”智能手機給人們以如此豐富的體驗,以至于我們可以在上面玩游戲,可以時刻獲悉明星的動態,因此拓展到查詢銀行賬戶余額,甚至是付款是很自然的事情。“智能手機的使用人群正在快速擴大。一家叫Nielsen的研究公司認為,截止到去年底,幾乎一半美國手機用戶使用的是智能手機,而兩年前這一數字只有20%。
最受關注的兩家做網上支付實驗的公司是谷歌和PayPal。PayPal起初是一家定位于開發移動錢包的公司,這種錢包可以使兩部PMm Pibt手機(早些時候的一種手持設備)互相通過電波轉移資金。當PalPal意識到人們對倆人面對面轉移資金并不是特別感興趣的時候,開發移動錢包的計劃很快流產。但是人們的確需要一種安全的方式來實現互聯網上的資金轉移,并且對方很可能是徹頭徹尾的陌生人。如今PalPal憑借1000多萬用戶,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銀行。它為人們提供一種虛擬錢包,既可以用作在家網購的支付工具,又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為實體店的商品埋單。這個錢包甚至可以是完全虛擬的。在美國的試點商店里,消費者可以在收銀臺前輸入自己的手機號和安全碼來結賬,對此消費者感到很高興。
PalPal也在用其他的類銀行特色來豐富虛擬錢包的功能,比如貸款。即便人們已經把商店里的東西買了下來,也還是可以通過PalPal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為之劃撥資金。差額會記在用戶當前賬戶,信用卡或者借記卡賬戶上。PayPal也為需要借錢的用戶提供其自身設立的信用額度,為他們支付剛剛購買的商品。
選擇的痛楚
當電子錢包有大規模用戶群的時候,人們將作何反應?針對此問題,有兩個大且毫不相干的問號擺在人們面前。首先就是,相比現在人們是否會更加強化消費賬戶單一化,或者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此論點似乎相當客觀公正。那些認為賬戶單一化得以強化的人認為,當人們不再面對選擇實體卡的時候,他們會隨便用一張卡,或者用默認賬戶。另一些人則認為,手機為人們省去了攜帶許多不同種類卡的不便,這會促使人們使用不同銀行的卡。
第二個問題是用戶是否只會在手機上裝一個電子錢包,即從谷歌、Paypal和他們自己的銀行當中選一個。大多數分析師認為用戶會被集多卡于一身的電子錢包所吸引。這是因為各種交易和與之相聯系的數據的累加會給他們帶來可觀的利益。例如在用戶購買商品或服務時,PalPal電子錢包為用戶提供除存錢之外的各種價值貯藏手段。包括各類優惠券、商店或銀行忠誠點數和航空公司的飛行里程數。PayPal或許以提醒顧客有未使用的優惠券的方式引導顧客去實體店購物,并堅持以這種方式盈利。店主可以借助PayPal獲悉顧客各自的品位,以有針對性的為顧客提供購物建議(“這件看上去與您上周買的黑裙子很配”)或者透支里程乘坐飛機。
谷歌也希望能對自家的電子錢包做出更多的花樣來,而不僅僅是處理支付請求(谷歌認為其與鍵入搜素引擎的搜索請求類似)。谷歌通過投放于用戶搜索內容高度相關的廣告來賺錢,它希望以同樣的方式實現購物建議與用戶消費習慣的匹配。
此類創新正在迫使大型銀行和信用卡網絡以一種友好的方式作㈩回應——要么與創新者合作,要么建立自己的電子支付系統與之抗衡。而有一部分通吃兩種選擇,花旗集團正在于谷歌合作,截稿時它是唯一一家人駐谷歌錢包的銀行。“我不確定10年后我們之中還會有人帶著(實體)錢包,”花旗集團消費者事務區市場和網絡銀行部的主管Michelle Peluso說道。
摩根大通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移動支付)網絡,其用戶可以通過用手機或電腦發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付款。英國巴克萊銀行最近推出了一個類似的系統。“科技從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遺產銀行的去中介化”。巴克萊銀行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主管Antony Jenkins說道。“但是,由于我們有著銀行系統和技術上的使用權,我們能夠建立起自己的(移動支付)系統,因此我們也將移動支付視作一個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