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群眾滿意的好干部,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經營戶,如何做一個友善守禮的好市民……最近,紹興縣各級機關、學校、企業、社區紛紛采取組織學習、座談研討等形式,對“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內容進行討論修改。一場聲勢浩大的“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暨“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縣上下展開。
作為全國十強縣,紹興縣一直堅持轉型升級和科學發展。近年來,該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然而,“軟環境”的提升相對落后,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道德素養、精神家園建設關注的相對不足。“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教育實踐活動,是紹興縣貫徹省市要求、結合縣域實情、推動價值觀大討論深化細化的一個實踐活動。
紹興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整個活動重在突出討論的廣泛性、教育的層次性、實踐的針對性。活動要求各牽頭單位全面發動各層面活動對象,廣泛開展討論活動,通過組織學習、座談研討、問卷調查、社會征集、網絡征詢、征文活動等形式提煉概括核心價值觀表達形式。在討論的基礎上,針對縣鎮兩級機關干部、村干部、企業經營者、經營戶、教師、學生、企業職工、市民、村民、新柯橋人等十大群體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內容進行討論修改。在論證評定核心價值觀表達形式和十大群體的行為規范后,組織開展系列弘揚實踐活動,使其內化為每個人的品質修養,落實到每個人的具體行動,并著眼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這些年來,我們努力把柯橋打造成為長三角的‘明珠城’,不僅要有現代化的城市建筑,還要有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更要有高素質的城市居民,要讓外地人走進來感到柯橋‘不一樣’,要讓柯橋人走出去別人感到‘不一般’。組織開展‘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體現出紹興縣人民的文明素質,就是要制訂出包括‘新柯橋人’在內的城鄉居民的行為準則,真正做到讓人們走進柯橋有幸福感,走出柯橋有自豪感。”紹興市委常委、紹興縣委書記何加順表示。
紹興縣把討論教育實踐活動,作為建設文化強縣、提升城市形象的實力工程來抓。紹興縣城柯橋是座現代新興城市,中國輕紡城是國際性紡織品貿易中心,目前外來人口已經超過了戶籍人口,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新柯橋人”,都是紹興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和參與者。
4月下旬一天,紹興縣藍天大劇院內座無虛席,一場關于“機關禮儀”的專題報告會正在進行中。臺上的授課者講課幽默風趣,舉例生動活潑,臺下的聽眾積極互動,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劇場里爆發出陣陣掌聲。原來,這是紹興縣為了推進“幸福水鄉文明人”行為規范教育實踐活動,提高機關干部的綜合素養,專門邀請著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外交學博士生導師金正昆作的一場關于“機關禮儀”專題報告。不少干部表示,這次專題報告會讓他們受益匪淺。
據悉,為使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紹興縣還把開展討論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年終崗位責任制考核和精神文明優勝鎮(街道)、文明單位、文明村評選和復評內容,建立健全獎懲機制,使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