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市震澤鎮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古鎮和吳江經濟重鎮,被譽為吳江“西大門”,素有“吳頭越尾”之稱。1985年,戚振宇來到震澤中學這所百年名校求學,26年后,他成為震澤鎮黨委書記。如同當年踏進震澤中學那份憧憬和忐忑,他常常思考,如何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造福這方給他帶來美好回憶的熱土。
其實,這位儒雅謙遜的書記,對于震澤未來的發展藍圖亦已成竹在胸。他和領導班子的愿景是,通過未來三至五年努力,一方面保護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使震澤展現具有靜謐之美的江南水鄉古鎮,讓更多的藝術家留下來;另一方面,建設經濟發達、群眾富裕、城鄉一體化、安居樂業、老有所養的幸福樂居鄉鎮,率先消滅城鄉差距,讓城鄉居民公平享受一體化發展成果。
在歷屆領導團隊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震澤榮獲了中國亞麻名鎮、中國蠶絲被家紡名鎮、中國麻紡集群產業基地、中國蠶絲被之鄉、中國太湖農家菜美食之鄉、國家生態鎮、國家衛生鎮等十多項國家級榮譽。未來幾年,震澤如何把握發展定位,實現新的跨越,提升人民幸福指數?5月22日下午,本刊記者對話戚振宇先生。
《長三角》:震澤自古是吳江“七大鎮”之一,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來,赴震澤采風的藝術家絡繹不絕,有的還定居下來,
為何震澤受到藝術家們親睞?
戚振字:震澤是歷代文人賢士的心儀之地,千百年來雅士齊聚、名人輩出。“巨浸源長近接苕,秋來葭莢亦蕭蕭。輸他震澤名偏古,禹跡猶傳底定橋。”清人徐崧在《太湖巨浸》詩中洗煉地寫出了震澤的悠久歷史和地緣特征。震澤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古風猶存的寶塔街、氣勢不凡的禹跡橋、平分吳越的思范橋、四水環繞的文昌閣,“江南第一堂”師儉堂、“古鎮第一塔”慈云塔、“水鄉大宅門”致德堂,還有砥定街、禪杖浜、藕河街、周坊元弄、養鴨灘、池塘橋、雙塔橋、蠡澤村等人文古跡。
如今,千年古鎮以秀麗的自然風光、靜謐閑逸之美,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尋古訪幽、釆風寫生,激發創造美的靈感。著名油畫家柏佳甫先生與震澤可謂“一見鐘情”,并毅然定居震澤。2011年仲秋,上海硬筆畫學會的多位藝術家在理事長李源德先生的帶領下蒞臨震澤釆風,他們游寶塔街。訪師儉堂,品農家菜,嘗特色美食,聽吳儂軟語,感受寧靜古鎮,手繪美麗震澤,創作了百余幅表現古鎮水鄉風貌、人文景觀的作品。
藝術家們對震澤分外親睞,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使我們決心把震澤古鎮打造成為高端人群休閑雅集之地,與歷史上著名的一代名園“康莊別墅”交相輝映?!翱登f別墅”與慈云夕照、飛閣風帆、復古桃源、虹橋晚眺、張墩懷古、普濟鐘聲、范蠡釣臺被稱為舊時震澤八大景觀?!翱登f別墅”由明代按察副史吳秀建造,是當時文人雅聚之所,如震澤鎮上“莊氏二杰”莊憲臣、莊元臣兄弟便是??汀?/p>
震澤,猶如一部讀不完的書,眾多藝術家慕名前來。震澤也走出去了一批優秀藝術家,如昆曲名家蔡正仁、王芳就是震澤人,兩人珠聯璧合的演出,被譽為“芳華正茂”。
我們要保護和利用好古鎮文化旅游資源,與周莊、同里、烏鎮等古鎮旅游錯位發展,建立藝術創作基地和高檔休閑會所,逐步形成藝術釆風、教學、交流基地。形象地說,我們希望打造成“束河古鎮”那樣有文化品位的古鎮,成為文人雅集的“客廳”。我們將整修禹跡橋對面的新安會館,為柏佳甫先生建立工作室和展示室,成立吳江當代藝術畫院。震澤是蘇州作家協會創作基地,也是文學報。全國作家創作基地,希望更多的藝術家、文學家來震澤采風創作。
《長三角》:近幾年,震澤發展欣欣向榮,城鄉面貌日新月異。請您介紹一下震澤新一輪發展定位以及如何提升城鄉居民幸福指數?
戚振宇:今后五年是震澤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的關鍵五年,也是震澤在更高平臺上繼續推進轉型升級、城鄉一體、旅游文化和環境建設整體跨越式發展奮戰的五年,是震澤在更快節奏上著力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提升幸福指數、打造樂居新震澤攻堅的五年。
我們注重以規劃引領未來發展。去年,展開了規劃編制深化和規劃內涵拓展工作,調整了震澤鎮總體規劃及震澤鎮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完成了排水專項規劃、長漾湖泊保護和利用規劃;基本通過了震澤鎮城鄉一體化規劃;獲批了北麻漾湖泊保護和利用規劃;正在修編工業集中區規劃;已編制完成規劃區內控制性詳規,待總規通過后即可論證報批。
震澤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的平衡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走在江蘇省前列。近年來,加快富民強村步伐,推進農村集居點建設,做好土地平整、道路修筑、水電通訊和生活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改造了5個新農村集居點,建造了20萬平方米設施完善的公寓房,實現土地流轉面積49000畝。
同時,持續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就業和社保工作鞏固提高。去年新增社保擴面2649人,完成吳江市下達指標264.9%;全鎮累計參保人數達2.1萬人,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及土地換保障總涉及人數達2.3萬人,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總參保人數達3.8萬人。
《長三角》: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震澤仍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請您介紹一下震澤在轉型升級和服務民營企業方面的舉措。
戚振宇:在國際、國內市場經濟嚴峻形勢并沒有緩解的情況下,我們震澤今年前四個月,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了8%,工業開票銷售增長了11%,用電量增長24%,投資增長32%。今年的“開門紅”,使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的主要措施是,圍繞“挖掘增量,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質量”十六字方針,引進“高端產業”和引導傳統產業向“產業高端”轉型升級。
引進高端產業,就是發展新興產業。長三角地區鄉鎮的發展,已經從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重質量的精細化轉型,因此,招商選資以新興產業為導向,引進技術先進、帶動力強的高端產業。目前震澤已有新申鋁業、瑞納智等4家企業列入蘇州市新興產業。產業高端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特別是對于我們這樣傳統產業比重仍然比較大的鄉鎮,把產業高端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措施來狠抓落實。
震澤是中國最大的亞麻名鎮,亞麻織物產值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每年中國麻紡行業協會舉辦的麻產品博覽會,震澤是必請的鄉鎮,去年我參加了哈爾濱博覽會。亞麻產品具有透氣、吸濕、抗菌等優勢,最大的缺點是不抗皺,推動亞麻產業轉型升級,就要解決這個核心技術難題,目前,蘇龍麻立坊與東華大學合作,已經成功研制出了抗皺技術,并申請了國家專利。解決了這個行業技術瓶頸,震澤亞麻就能繼續引領全國同行,并提升出口歐洲市場份額。
震澤另一個傳統產業是蠶絲被產業集群。震澤是蠶絲被行業國家標準的制訂者,震澤蠶絲被行業協會對于當地企業的標準,則要嚴于國家標準。目前,震澤已有蠶絲被企業100多家,“太湖雪”、“慈云”、“山水”、“輯里”成為四大知名品牌。對于這個產業集群,我們鼓勵企業加快產品系列化發展,通過開設專賣店、加盟店,迅速擴大和占領市場。同時,政府大力支持龍頭企業上市。
彩鋼板行業,引導其向上游發展,構建高端產業鏈。震澤原有彩鋼板企業400多家,年產值達11億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些企業發展層次低、資源占用量與產出量不匹配。對于這個行業,一方面,整治污染企業,堅決“關停并轉”;另一方面,對于有生命力的企業,向上游即向鋼結構方向發展。
震澤經濟優勢還在于產業結構多元化和內生型民營經濟占主導。我們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適宜的小環境,推行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為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推動全鎮經濟轉型升級探索了一條新路。一是鎮三套班子領導與全鎮80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立了掛鉤聯系制度,及時掌握和協調解決企業生產運行中遇到的問題。二是為企業派出“指導員”,目前已有近50位“兼職保姆”派駐企業,幫助企業辦理和協調相關事宜。三是整合經服中心與招商中心,形成更有效的快速服務反應機制,服務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溫暖貼心“小氣候”的營造,使企業家心情更加舒暢。我們正在籌備震澤鎮青年商會換屆工作,目前全鎮有青年企業家近50位,他們中既有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也有家族企業的接班人。我們還為大學生村官提供創業扶持資金,鼓勵他們在新型農產品種植、養殖和科研開發上積極探索。
《長三角》:震澤與南潯是相鄰的兩大江浙名鎮,在共同構建邊界和諧方面有哪些交流合作?
戚振宇:震澤與浙江湖州南潯鎮相距僅6公里,兩鎮地域相連,血水相融,地理上沒有大山大河的障礙,雖然處于江浙兩省,但兩地生活習俗相近,長期和睦相處。歷史上,兩鎮都是絲綢之府,人民安居樂業,清朝、民國舉行的“雙楊廟會”,是兩地人民的共同節日,盛況在地方志中有記載。
在產業上,可以說形成了有利于共同發展的產業鏈。如木業、電梯,兩地都發展得不錯。震澤臨近南潯的優勢,使我們吸引了一批浙商投資,目前浙商投資的比例占到30%。
每年8月,兩鎮舉行共話發展聯誼會,已堅持了32年,從未間斷過。在治安管理上,建立了兩鎮社會管理相互協調機制,沒有出現有些兩省交界地段常有的“兩不管”現象。南潯是震澤的上游,在污水處理上,分清責任,從來沒有發生過互相指責的情況。對于兩鎮企業家相互投資,從未設檻設限,而是相互改進政府服務工作,形成互動合作才能雙蠃的良性競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