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陷入渠道“排擠門”傳聞的康師傅,似乎對其業績要更加頭疼一點。
日前,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總營業額19.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23%。其中,占據主營約四成的飲料業務,交出銷售額同比下跌21.56%、凈利潤同比大跌80.51%的慘淡成績單。受業績影響,康師傅的股價自3月份以來,已經下跌至少20%以上。
雖然受到國內整體消費能力不振等多種因素影響,但是取得這樣低的銷售業績,依舊令業界驚訝??祹煾捣矫嫣钩校骸帮嬃闲袠I面臨不小的挑戰?!毖巯驴祹煾嫡綄づc日本休閑食品巨頭的合作,這種淡化飲料色彩的舉動,坊間戲稱為“擠水分”。
去年二季度,飲料頹勢已顯現
針對兩大主業之一飲料業務業績的大幅下挫,康師傅方面給出的解釋是:“一季度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處于高位,包裝、運輸、人力成本繼續上漲導致盈利空間受擠壓?!?/p>
不過,業內人士并不完全贊同這樣的說法,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原材料、勞動力、運輸成本等上升,這些原因都是所有飲料企業共同面臨的原因,這并不是康師傅飲料業務重挫的全部理由。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商務部監控數據顯示,盡管今年飲料行業銷量增長已經從去年的20%下跌到了一季度的7%,但整個飲料行業依然處于增長態勢。因此,康師傅如此大幅的下跌略顯嚴重和異常。
事實上,康師傅的業績頹勢并非偶然。翻查其業績報告數據可以發現,其飲料業務從2011年第二季度便已經開始出現凈利下滑趨勢:從2011年半年報的同比下降3.31%到三季報下降40.9%,再到今年一季度大幅下跌80.51%??梢哉f,康師傅飲料業務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便始終處于下降通道,而且跌幅越來越大。
作為國內飲料行業的巨頭之一,康師傅曾經支柱之一的飲料業務為何出現如此大幅的下滑呢?分析人士認為,康師傅的飲料業務發展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由于康師傅缺乏具有市場鮮明特點、受歡迎程度高的飲料產品,產品創新意識較弱;同時,其大規模的促銷方式、中低端的定位等都照成了目前業績大幅下滑的局面。
尤其是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的下滑,業內普遍認為是其之前大規模“再來一瓶”的促銷方式帶來的“后遺癥”。分析人士認為,康師傅在2009年到2010年展開的促銷方式所鋪的范圍太廣了,這讓它的飲料在那兩年顯示出了不同尋常的虛高。這不僅導致其供貨量上出現問題,也透支了之后的利潤。
尤其是在2010年,康師傅發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促銷運動——高達15億瓶的“再來一瓶”促銷活動。這一飽受市場和消費者詬病的促銷活動背后,實則是康師傅的無奈戰術選擇。
“再來一瓶”由于規模過于龐大,成了雙刃劍。大幅提升銷量的同時,導致了廠商、批發商、代售點和消費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這種邊際效益遞減的促銷方式,也使得康師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聯姻”百事效果待檢驗
事實上,康師傅一直在嘗試改變飲料業務疲軟的態勢。今年3月底,商務部批準了康師傅與百事可樂公司的戰略聯盟。康師傅將獲得百事可樂在華的24家灌裝廠資產,并成為百事可樂碳酸飲料的特許裝瓶商,以及獲得部分非碳酸飲料業務的分銷權和生產資格。
與百事結成戰略聯盟的效益,在一季報中還無法顯現。但是業內人士對于這樁“聯姻”短期內的效果,多數仍持謹慎態度。
分析人士指出,雙方的合作初期肯定會面臨整合瓶頸,短期內很難給康師傅飲料業務帶來利好,還可能因為整合而拖累飲料業務發展。雖然在百事可樂公司飲料業務出現虧損時期,康師傅能夠以較低價格獲得百事相關資產,不過對于自身飲料已經受困的康師傅,要整合連續數年巨額虧損、最多一年虧損了1.75億美元的百事可樂大陸飲料業務,難度依舊不小。
據媒體報道,康師傅在對接盤的百事相關資產進行生產設備改造以及員工調整時,阻力重重。當然,從長遠分析,多數分析人士還是看好兩家實力雄厚的企業合作,將大大拓寬康師傅飲料業務產品路線及銷售渠道,也有利于百事可樂減負。
事實上,除了飲料業務之外,近年來康師傅整體業務的利潤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2011年年報顯示,康師傅去年營業額為78.67億美元,增長17.74%,但是總體毛利率下降1.89個百分點至26.54%,凈利也下降12.01%至4.195億美元,而這是繼2005年衰退57%后,六年來首次凈利下滑。
涉足肉制品,準備“擠水分”
來自主營業務的壓力讓康師傅一直琢磨著出路。除了聯手百事之外,為擴大休閑食品領域的布局,今年7月康師傅將與日本休閑食品大廠Calbee、日本伊藤忠商社合資成立新公司,三方將合作進軍大陸休閑食品市場;近日更是有消息稱康師傅有意跨界涉足高端肉制品市場,目前正與一日資企業談判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康師傅目前兩大支柱業務是方便面和飲料,涉足肉制品和休閑食品業務是出于多元化經營的考慮。這種“合縱連橫”的戰略,主要是考略到方便面、飲料、肉制品和休閑食品同屬于食品飲料行業,康師傅能夠發揮產業鏈間協同效應,將方便面和飲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復制到其他業務上。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擔憂,康師傅與其他企業,尤其是與其相似度極高的統一相比,近年來差距逐漸縮小。方便面及飲料業務的優勢正在不斷削弱,此時同時推進多元化的發展可能需要長時間才能出成效。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康師傅的各種舉動都表明它想改變這種不明朗的格局,重新打造出一個全面領先的市場地位,但市場是否認可還有待較長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