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的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來看,考查的是對全句的理解。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有利于更深入更細致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原文,文言文的翻譯過程,也是對整個文言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過程,因此作為對文言文閱讀綜合考查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檢查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較好方式,翻譯文言語句一直作為必考內容 ,在答題時,我們要把握句子翻譯的原則、要求和一些翻譯方法。
(一)遵循的原則
1.信:要使譯文準確無誤,忠實原文意思,如實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
2.達:就是要通順暢達,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
3.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二)熟悉一些方法
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詞語,以及專有名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冠名、地名、人名、書名等都可以保留下來,沒有必要作變動。
2.換——將已由單音節換成雙音節的詞對譯出來。
3.增——增補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詞語活用后的新增內容。
(1)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補出來。
(2)詞類發生活用時候,必須根據活用的類型增補有關活用后的新增內容。
4.刪——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者為語氣助詞,或者表示停頓,或者是湊足音節,或者起連接作用,在翻譯時候可以刪去,而不必硬譯。
5.調——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子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語法的習慣。
6.拆——文言中有兩個單音詞,在白話文中恰好有一個雙音詞,對這類詞語,需要拆成兩個單音詞來翻譯,而不能用白話中雙音詞的詞義去翻譯。
(三)關注幾個知識點
文言文的翻譯考查的是學生對全句的理解,但命題人選擇文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有重要語法現象的文句讓考生翻譯,同時也將其列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因此,考生必須特別注意這些采分點。
1.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題專家特別關注的一項內容。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把握,仔細辨別。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據此推斷其意義。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題老師看重。要想能夠準確翻譯此類句子,就必須要譯出其句式特征;否則就極容易易造成失分。
3.一詞多義
古代漢語的詞語大多是多義的,這種一詞多義的現象常常是翻譯題考查的重點。在具體翻譯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從眾多的義項中選擇出最恰當的一個進行翻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復習備考中要對詞語的不同義項加以區分辨別。
4.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現象非常普遍。這一知識點也是高考命題經常涉及到的內容。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尤其要特別注意那些存在古今異義的詞語,千萬不可以今譯古。否則,就會出現錯誤。
5.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象,在翻譯時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譯就會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來翻譯,不能擅自意譯。
高考文言文翻譯主要考查以上內容,我們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四個步驟:
1.審:看清文句中的關鍵詞語和重要的語法現象,如省略、倒裝、活用等。
2.切:以詞為單位把句子切開,然后用上面介紹的方法逐一加以解釋。
3.連:再把解釋好的詞義按照現代的漢語習慣連綴成一個語義通暢的句子。
4.寫:翻譯完畢,帶回原文,仔細檢查,謄上卷子;要注意字跡工整,筆畫清晰,不寫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