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需要有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多媒體教學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好像引領學生走出了狹小的教室,奔向大自然的懷抱。這里面有啁啾的鳥鳴,有鮮艷的花朵,有潺潺的小溪,有巍峨的高山。這里面有著名的影星,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緊張的情節,有美妙的音樂。對此,學生興趣大增,越是低年級的學生,積極性就越容易被調動起來。
第二,便于給學生提供更直觀的圖像資料。比如教學《蘭亭集序》,可把整幅書法作品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還可以放大其中的任何一個字。再比如講授汪曾祺《胡同文化》,老北京的胡同什么樣?新時期的北京胡同又呈現何種面貌?這些都可以用大屏幕展現在學生面前。
第三,展示教學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可以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教師不必再在黑板上寫一遍。教師的設計內容是規范的印刷體,教師不會因粉筆字寫得不好而擔心出丑了。
在看到多媒體教學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它帶來的嚴重問題。
第一,直接閱讀語言文字意味著在學生和文字之間,不需要媒體中介。漢字本身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屬于表意文字,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學生學習漢字,可以激發起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如果用圖像、聲音代替學生對漢字的直接學習,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在多媒體技術下,學生對漢字的認讀和書寫受到了嚴峻挑戰,這不能不令人擔憂。
第二,語文教學建立在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基礎上,如果把語言轉換成圖像,學語言變成看圖像,這勢必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直接閱讀——學生讀書的時間少了。
第三,教學中師生雙邊交流是具有社會意義的,多媒體技術降低了這一意義。教師的眼神、動作、語言都體現著教師的人格魅力,多媒體技術減少了師生的交流時間,學生由原來的看老師轉變為抬頭看大屏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師生間更好的交流。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上既有它的優勢,又存在一定的弊端,這就要求我們認清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充當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讓它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