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中國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不但是而且是絕對的思想權威。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朋友”關系。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學生無論大小,都需要獲得尊重與理解。教師只有民主、平等、科學地對待學生、管理學生,學生才能自由地和諧地主動地發展,素質教育的實施才有可能。
二、班主任與全面發展
1.全面發展所有學生
教育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每一個人都應該充分的發展。對班主任而言,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由于智力或后天的因素,學生個體之間總有各方面的差異,后進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班主任應面對全體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應著眼于提高所有學生的素質,而不是只提高幾個尖子學生的素質。
2.全面發展學生的各個方面
班主任不僅要發展全體學生的素質,而且要發展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全面發展。
班主任必須非常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生活習慣的養成。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班主任需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的習慣。
三、班主任與學生的個性發展
素質教育一方面是全面教育,另一方面是個性教育。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向專業化、綜合化兩方面發展,一方面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科學家的研究領域越來越窄,他們鉆到了“象牙之塔”中。另一方面科學又高度整合,生物與技術整合形成了“生物工程”,信息與技術的整合形成了IT世界,面對知識爆炸,人類社會再也不會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多學科的集大成者。素質的發展應該是個性的發展,應該是人的主動的、自由的、和諧的發展。
人的意識來自于大腦,由于遺傳因素,后天環境因素,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個性,其發展極不平衡,“后進生”只是在某一方面相對的落后,實踐證明“后進生”進入社會后往往是社會角色的成功者,這也說明我們的“后進生”觀念值得商榷。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差異。其次,我們應該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而不是打擊弱勢。愛因斯坦是一個成功的科學家,但可能他永遠成不了一個成功的木匠;喬丹是NBA巨星,但他不可能成為物理學家。班主任應該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許多優點,班主任要善于發現,比如張三乒乓球好,李四的寫作好,王五的數學優秀……要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鼓勵、激勵學生成才。“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班主任要細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呵護他們,使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教師要把學生真正當成人,當成正在學習承做社會人的人,當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覺的學習主體,當成正在學習選擇,學習提高社會責任的未來的國家的主人。發展只能是他們的主動行為,沒有個性就沒有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和愛好,珍惜這些特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承認學生的智力差異。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
轉變教育觀念,進行素質教育,班主任應該走在教師的前面,班主任應該首先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班主任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學生的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