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線設計時而尖銳高聳,像氣勢磅礴的波峰,時而平緩蜿蜒,像靜靜流淌的河水,垂直利落的橫截面看上去如同水中的波浪。
位于克萊德河(River Clyde)畔的格拉斯哥交通博物館,成為目前英國最熱門的景點之一,不僅因為其將作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水上運動中心,這座外形極具沖擊力的博物館,在很多人的眼中,更像一座龐大的雕塑,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流動的河水”
格拉斯哥交通博物館給人的印象深刻,夸張的外形設計,看第一眼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博物館的屋頂,就像流動的河水”,很多人這樣評價它。這座博物館是知名設計師扎哈·哈迪德的杰作,其設計靈感就來自于蜿蜒在博物館周圍的兩條河,克萊德河、卡爾文河(Riverkelvin)。
早在博物館誕生的20多年前,扎哈·哈迪德來到這座城市,當時這里是一座工業小城,所有的工業發展都圍繞著克萊德河,可以說,克萊德河是格拉斯哥的母親河,兩者相依而生,譜寫了格拉斯哥歷史上的一段傳奇。因此,在設計構思博物館的外形時,設計師采用整體呈現“Z”字形的外觀,跌宕起伏,像是流動的河水,從喧嘩的都市流向靜靜的克萊德河。
博物館的外觀,以自然為主題,以哺育了小城的河流為象征,流線設計時而尖銳高聳,像氣勢磅礴的波峰,時而平緩蜿蜒,像靜靜流淌的河水,垂直利落的橫截面看上去如同水中的波浪。可謂是與自然和歷史高度契合的設計作品。
而停靠在博物館南側的高桅帆船Glenlee號,是博物館最著名的一件藏品,也使得博物館以河流為主題的意義更加凸顯。據歷史記載,這艘帆船首航于1896年,自1993年起被收藏為博物館展覽船只,現計劃永久停靠在風景優美的交通博物館旁邊,成為整個博物館景區的一部分,也讓游客“窺一斑而見全貌”,對內部展品有初步概念。
“穿越時光的隧道”
博物館從外面看,像流動的河水,在里面看則像是時光隧道。加上博物館珍藏的都是各個時期城市的交通運輸、工程和造船技術,一路走過來,像是跨越時光隧道一般神奇。
博物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與內部展品的呼應,突破傳統的展覽慣例,探索新的演繹、展現和傳達方式,創造出令人振奮的建筑和展品的完美結合。
依托博物館外部造型設計,在室內也形成高低錯落的褶皺,因而制造出大量自由空間,為一些世界級藏品的展出提供便利。整體內部空間兩端相對開放,開口分別朝向格拉斯哥市和克萊德河,可根據展覽布局的需要進行開關。
曲折變化的尖角屋頂創造了一個富于變幻的展覽空間,這里可以根據展品的不同要求呈現出或密閉或穿透的空間效果。游覽時,頭頂的空間時而狹窄,時而開闊,時而陽光充沛,時而光線昏暗,加上不同藏品的映襯,能夠產生不同的感官視覺效果。
同時,博物館還配合室內空間和光線的變換,借助音像、手工互動和數碼觸屏等高科技技術進行展現,讓游客對歷史的流淌有更為深刻的體會。曼妙的設計配合高科技,仿佛真的置身時光隧道。
室內色彩設計也具有突破性,跟很多博物館以白色為主的簡潔色調不同,交通博物館內部空間使用了大量的淡黃綠色,顯得跳躍活潑。當時這一色彩的選擇引起了諸多爭議,設計師自己在詮釋色彩時也說道,“當我頂住壓力,選擇避免尋常的白色,呈現一些新奇的東西時,有一定的困難。”
但是設計師堅持認為博物館不是藝術畫廊,需要一些喜悅和活潑的元素,以中和很多古老藏品帶來的滄桑感。事實證明,跳躍的黃綠色,也確實減少了老舊藏品帶來的沉悶感,使得空間變得更加靈動。
當之無愧的地標
交通博物館老館始建于1964年,由于溫度濕度已經不適宜作為1500件展品和成千上萬的庫存收藏品的長久保存之地,政府決定建造新館,當時這一工程也作為格拉斯哥港口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交通博物館是當地第一座專門為交通工具和運輸技術等藏品建設的博物館,旨在成為格拉斯哥市地標性建筑。
如今,新館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地標,這個耗資約達6000萬英鎊的博物館已經是蘇格蘭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免票景點,目前每年能吸引約40萬名參觀者。很多參觀者都對博物館搶眼的外形和夢幻般的室內空間充滿好奇,很多當地居民對于該建筑在格拉斯哥的誕生表示自豪。
項目負責人Fitzgerald曾經在博物館竣工時說:“對于格拉斯哥來說這確實是激動人心的,我們能請到扎哈·哈迪德也十分榮幸。這座建筑早已經吸引了國際上的注意力,因為這是哈迪德在英國的首個重要建筑。為此格拉斯哥確實深感高興。”
博物館不僅是建筑史上偉大的藝術品,其商業價值也發揮得淋漓盡致,它不僅擁有雕塑般的展示功能,還將場館的商業功能發揮到極致。
博物館在非營業時間可以容納800人,建筑北側的廣場可容納8000人,而為了配合商業運營,在設計之初,咖啡館就建在博物館外圍,游客透過咖啡館的玻璃窗,可以將Glenlee號和克萊德河的景色盡收眼底。
而在博物館藏品Glenlee號上,還可以舉辦150人的派對和200人的正式晚宴,也可為小團體提供食宿招待,甲板和船艙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