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時的記憶
相信很多選擇看動物主題雜志的讀者和我一樣,都有一個綽號——動物癡,而我這個綽號源自我的家人。兒時,每到周末、假期,父母就帶上我去他們在內地自營的工廠,廠區里養了六條狼狗(阿寶、阿波、阿Mic、阿黃、財星、Ann)。在工廠里沒有太多我感興趣的東西,當父母在忙著打理廠里大小事務時,我便走進狼狗區與身長遠高過我的狼狗們玩耍。其實這六條狼狗是用來看廠區的,夜晚會放出來。由于他們對生人的警覺性極高,母親初來也曾被他們追著咬傷,為防止傷人,平時會關在固定的狼狗區。奇怪的是一開始我就和他們相處得很融洽,這令父母都感到特別詫異。久而久之,在我心目中,他們就像我的兄弟姐妹,是我傾訴的對象,甚至成為我心靈的寄托。
還記得那時,每到傍晚,我就會把他們召集過來坐好,然后端著小板凳坐在他們面前,拿起堂妹幼稚園的教材卻對著他們講自己改編的故事。等到外婆叫吃飯的時候還不忘交代一聲:“你們先玩會,一會我吃好就回來繼續給你們講哦,前面的不準忘掉……”那時,懵懂的我已然能感到,狗狗聽得懂我對他們說的話,他們會為我的哈哈大笑而開心,也會為我的傷心流淚而難過。而最小的阿寶似乎是當中最善解人意的一個。當然,在那個時候,身邊的人認為這些只是少不更事的我自作多情的想法而已。
時隔多年,這些瞬間依然歷歷在目,腦海中不時浮現出撫摸幼時阿寶,他兩耳下貼,像個小光頭一樣憨憨的樣子。當我闊別多年從海外歸來,與他們重逢,我還在從記憶中確認阿寶現在模樣的時候,他卻早已沖入我懷中,而此時的我已任由淚水從眼眶中涌出;當阿寶身患重病,大家用盡辦法醫治卻沒能留住他,最后他獨自將自己藏在角落中過世時,我卻因為傷心和愧疚沒能讓他生活得更好一點而獨自淚流。
求學經歷
14歲,我獨自搭上飛往澳洲的飛機,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和家中動物伙伴的掛念開始了我的求學生涯。澳大利亞以各種稀有的動植物而聞名全球,求學生涯雖然辛苦但幸運的是,在那里除了學業之外動物依然常伴我左右。在澳洲,很多新奇的動物隨處可見,當你偶爾走在路上看到這些小動物也在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你,各種類的袋鼠、袋獾(當地人稱塔斯曼尼亞惡魔)時常從你身邊經過,悠閑而又互不侵擾。如果一天你在窗臺上看到一只刷尾負鼠(又稱帚尾袋貂、走地蝠袋鼠或狐袋鼬)并且給他一個蘋果的話,第二天他依然會回到原地眼巴巴地等著你。
在這里,可以遇到很多香港見不到的野生動物,他們沒有某些人描述的那么兇險和難以接近。而在不同環境、文化中,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也存在差異,這里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似乎更友好、親密些,沒有太多的戒心,或許就是這種氛圍使得人類與野生動物能夠和諧相處。
真情案例
伴隨每樣新鮮事物的到來,都會在接納中聽到質疑的聲音,動物傳心也不例外。然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她們是國內首批通過蒂艾萊芙(DearLife Animal Health,LTD)體驗動物傳心人士中的一員。就請她們親口為我們解開疑惑。
原來動物也有情感問題
家長:Selene
職業:HR管理
寵物:叮叮
“動物傳心幫助主人跟寵物進行平等交流,讓主人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以及各種奇怪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像我家叮叮,他曾對其他狗狗非常敵意,以至無法參加寵物聚會活動,與他多次溝通后,才知道他充滿敵意的原因其實是醋意大發。原來狗癡的我因為過分親近其他狗狗引起了叮叮的不滿,所以他才會每次遇到其他狗狗都架起一副兇兇的姿勢。若不是動物傳心,我怎會明白叮叮的所想所需,明白如何與它更好地相處呢?”
改善寵物的不良行為
家長:Max
職業:寵物美容師
寵物:可樂
“初見動物傳心是在微博,第一感覺很新奇,跟著剛好有機會在北京遇到Winsy老師,并學習動物傳心這門學科。
小動物是從小伴我成長的朋友,一直認為他們是最純粹的,像孩子一樣。接觸動物傳心后,讓我從心底真正感受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寵物店工作的關系,讓我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小動物。其中一位朋友第一次養狗狗,因無經驗,小狗剛到家非常調皮不聽話,甚至有攻擊人的傾向。朋友便向我求助。我帶小狗在家中相處了一周,堅持用傳心的方式和他交流,在回到朋友那邊后,朋友非常高興地告訴我狗狗真的變乖了而且也不會再攻擊人了。之后我還跟朋友講了一些與動物溝通的方法經驗,讓她們可以更和睦的相處。其實小狗的想法非常簡單,而用動物傳心的方法去了解它們教導它們比體罰更有效。
另外要說說我家可樂,它是一只黑色貴賓犬。之前在傳心課程上了解到關于“狗狗知道主人何時回家”的實驗,一開始我以為他們只是聽到聲音所以會在門口等待,原來并非是他們的聽力好,而是當主人有要回家了的意識時就已經開始在門口等待主人歸來。我與同住的朋友觀察了可樂一段時間,結果真是如此。人與動物是可以從內心連接的,在體驗過動物傳心的課程后才了解這種新的學科并不是唯心的鬼神之說,也不需要學習復雜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發自內心的與動物朋友們溝通就可以做到了。”
找回最真摯的愛
家長:Sindy
職業:商人
寵物:樂樂
“動物傳心,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動物的思想感情遠比人類單純。他們不撒謊,而且真誠、坦白,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知道感恩。無論面對怎樣的主人,他們雖然貧窮或處于困境,但只要主人不離,他們就不棄。這樣的情感恰恰在人類社會中是漸漸被遺忘和缺失的。動物傳心不但讓我們更了解動物,同時也讓我們可以在動物身上找回不少已經失落了的待人處世的真情感。”
家長:Raymond
職業:形象顧問
寵物:小喬,O記
“小時經常幻想能與動物對話,成為摯友,每次回想起都會自嘲一番。接觸動物傳心,令我找到了另一片天空,不單是實現了和動物對話的夢想,更令我嘗試從動物的角度看世界,學懂尊重、理解和包容他們,希望日后借助動物傳心這個平臺。能為人與動物融洽相處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