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啟超,中國近代偉大的思想啟蒙家,中國從古代社會走向現(xiàn)代社會的歷史杠桿式的偉大改革家。如果說通過一個人了解中國近代史,只有通過梁啟超才可能。梁啟超作為一個巨大的歷史存在,打通了中國近代史各類關鍵性人物關系。在各層各類能夠呈現(xiàn)歷史風貌的重要人物關系網(wǎng)絡中,他是獨一無二的起承轉合、承上啟下, 而且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與梁啟超的偉大靈魂相逢之中,在請教、對話、商討、質疑、提升之后,會愈來愈覺得梁啟超了不起, 可以說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開山巨匠,更是中國近百年來這個大時代產(chǎn)生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巨人,對近代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許多方面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現(xiàn)代中國的開山巨擘
約瑟夫·列文森在1953年完成了一項重要著作,題目叫做《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其內容是通過對梁啟超傳的寫作與生發(fā)勾勒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基本風貌。盡管列文森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這一著作卻一直是海內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繞不過去的重要史學里程碑。
“戊戌變法”、“新民運動”、“立憲之路”、“虛君共和”、“護國戰(zhàn)爭”、“五四運動”、“史學革命”,20世紀開端30年,近代史最華麗的篇章,他是發(fā)起者與蹈行者,始終在歷史前沿激流勇進,始終站立于大時代的啟蒙中心。他在社會制度建構、思想文化建構上作出巨大貢獻,對建構現(xiàn)代文明的歷史功高蓋世。
“梁啟超與康有為”、“梁啟超與黃遵憲”、“梁啟超與譚嗣同”、“梁啟超與孫中山”、“梁啟超與章太炎”、“梁啟超與袁世凱”以及梁啟超與汪康年、唐才常、楊度、蔡鍔、蔣百里、丁文江、胡適、徐志摩等等。他既與思想界、文化界、學術界的人物關系密切,又與政治界、軍事界、外交界、教育界、財政界的人物關系密切。也就是說,創(chuàng)造中國近代史的各類創(chuàng)造主體都與他相關。
他是一個既擁有巨大書面文字語言又擁有巨大行為語言的雙重存在,他既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知”的體系,又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行”的體系。他不僅研究、考察、介紹了世界各國的社會制度,而且直接參與了中國從專制走向共和的制度變革,其歷史作用有目共睹;除了在制度變革中充當急先鋒之外,他在思想文化的變革中,更是發(fā)揮了第一啟蒙家的作用。他的啟蒙廣度(包括啟蒙內容的廣度和社會影響的廣度)無人可比。
胡適論列近世中國大人物,將梁啟超列為“影響近二十年全國青年思想的人”。胡適在十五歲時便讀到梁的著作,認為論清末的文字影響力,有兩個人最為重要:一是嚴復,一是梁啟超。但胡適將兩人作一比較,認為嚴不如梁?!傲合壬奈恼?,明白曉暢之中,帶著濃摯的熱情,使讀的人不能不跟著他走,不能不跟著他想?!绷旱奈淖质恰盁o窮的恩惠”。他開啟民智、塑造新民。他才華出眾,勤奮博學,充滿著愛國激情,他的“獻身甘作萬矢的, 著論求為百世師” 鼓舞和影響了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愛國青年。
他性格“謙和”,成就巨大,但從不稱霸,“但開風氣不為師”。梁啟超大事有決斷, 小事有謙讓,能與各類人物坦誠交往又不喪失原則,充滿如歌如泣的詩意,構成近代史變化萬千又有主線的極為精彩的活生生的一頁。
百科全書式的偉人
晚清以降,隨著科技引進、實業(yè)漸興、教育普及、政治嬗變,中國的社會與文化,包括億萬百姓的生存與思維方式,經(jīng)歷了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轉型。現(xiàn)代中國面臨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轉型,這是歷史轉折的時代,也是需要巨人、產(chǎn)生巨人的時代。梁啟超,便是這個大時代產(chǎn)生的“百科全書”式的巨人。
他以個性化言行與人格魅力,在他當時、身后以至今日,在宏觀、中觀、微觀多層面,在法治行政、工商科技、學術文化、禮俗民風諸領域,造成全面而重大的影響。
政治思想層面,他是“新中國的設計師”。 他主張以人權、民主、自由為內核的法治思想軌跡,構建了紛繁龐大的政法思想體系。他希望中國能夠有開明的憲政體制,他的對于“新民”思想、走向共和、開明專制、立憲政治的主張與推動,他的關于新中國建設的系統(tǒng)思想,對于我們今后改革非常有啟發(fā)性。
梁啟超對經(jīng)濟問題極其關注,發(fā)表了大量論著,他以超前的眼光,通俗易懂的文筆,介紹了大量經(jīng)濟理論,內容涉及生產(chǎn)、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領域。他曾對中國工業(yè)化的道路、財政、貨幣、引進外資等問題都作過深入認真的思考,對中國古代的經(jīng)濟思想和近代西方的經(jīng)濟學說發(fā)表過自己的見解。他提到許多近代經(jīng)濟觀點,如經(jīng)濟的世界主義,自由貿易、保護政策,外貿中的物物交換和貿易差額,國內經(jīng)濟的專利政策,股票買賣等。其論證的正確與深入,一百年前何其驚人。
在中國文化何去何從的反思中,梁啟超無疑是分量極重的人物。他一生撰寫的大量著作編入《飲冰室合集》中。他的“中國文化救國論”、“中國文化救世論”他的關于中國文化的理論與實踐,今天讀來也是意義深刻。
梁啟超的文體清新曉暢,被稱為“新民體”,毛澤東欽佩他的文體,曾努力模仿過?!傲何捏w”的產(chǎn)生,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文化變革。這種文體沖破故作“古奧”的學問姿態(tài),既沖破桐城派,也沖破章太炎、吳汝倫,力求明白暢達,再加上他自己于說理中摻入情感,“筆端常帶情感”,便形成一種深入淺出、痛快淋漓、勢如破竹的文風,從而震撼了整個中國。
約瑟夫·列文森在《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中留下一句著名的評價梁啟超的話:“如果一個人擁有能打開他所在囚籠的鑰匙,那么他早已不在他的囚籠之中?!贝_乎如此,梁啟超早已沖破思想的樊籬,遨游于自由普世的天空與大地中。
梁氏的思想體系,充滿自由點,少有固定點。有人因此而攻擊他“善變”,其實,他的所謂“善變”,恰恰是與時俱進,恰恰是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地破“我執(zhí)”、破“他執(zhí)”、破固定點,不斷地向真理靠近。這種變遷,在近代風云變幻多端的時代里,正是唯國家利益為重,對個人面子不予計較的偉大人格表現(xiàn)。梁啟超多次以今日之自我反對昨日之自我,究其深層,始終不變而一以貫之的則是他的愛國之心,他的救國激情,他的把中國從專制引向共和、引向富強、引向自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