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省的旅行社中,湖北中旅的發展速度不算最快,但業績一直穩居前列。2011年湖北中旅的旅游總收入達1.5億,門店為23家,包括設在襄樊、黃石、恩施、孝感和荊州等地的5個分支機構。面對當前旅游行業急劇膨脹,行業準入放寬,有的后起之秀紛紛擴張的局面,湖北中旅副總經理王俊說,客戶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做企業也像吃飯一樣,如果一味的講究快,狼吞虎咽,就容易噎到喉嚨,放慢速度,反而能體會到飯菜的香味,吃出不一樣的味道。”作為一家有著63年歷史的老字號旅行社,“我們稍微要慢一拍,但這個慢是有道理的。”中旅的每一步,走得很穩健,一步一個腳印,“我們不比店鋪數量,我們只比旅游總收入”,王俊說。
湖北中旅曾低迷前行
王俊見證了中旅的成長以及武漢整個旅游業的發展。1994年,王俊部隊轉業分配到中旅,那時候,中旅員工不足20人,接待量有限。整個武漢市也只有十來家旅行社,而且都是以入境接待為主。2004年以后,國內游開始受熱捧,境外游也放寬了條件,武漢的旅行社猶如雨后春筍般爆發。
一夜之間,整個旅游市場開始沸騰了。成立一家旅行社的門檻并不高,只需在當地工商局完成注冊,繳納一定的保證金,租一個門面就可以了。人人都覺得這是一塊大蛋糕,每個人都想分得一杯羹。
行業一片混亂,各個旅行社為了爭奪客源,不停的打價格戰,零負團費的口號聲彼起彼伏,“作為一個老字號的旅行社,中旅曾一度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是否該降低自身品質參與到惡心競爭中,以求得發展和生存。”
王俊說,當時領導班子多次開會,商討應對市場的策略。“最后一致決定,嚴格執行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標準,不靠價格戰來爭取市場份額,維護保護老字號的企業形象。”
“中旅1949年就成立了,現也有63年的歷史,周恩來總理命名,郭沫若先生親自題詞。中旅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愛護中旅的品牌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湖北中旅曾是省外僑辦的二級單位,提起這個身份,王俊是自豪的。“我們曾是外僑辦唯一指定接待單位,當時接待的非華僑就是高干,規格非同一般。
對于一家響當當的旅行社,突遭市場沖擊而一度低迷,王俊說,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體制的原因外,市場的無序競爭難逃干系。
旅游形式需百花齊放
談起當前旅游現狀,王俊直言不諱的說,目前旅行社只是旅游中介的作用。通俗來說是把客戶買過來,再賣給其他的景點、酒店等商家,很少能提供一條龍的系統服務。“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到了景點拍照,回來一問啥也不知道。”王俊說這是對目前旅游現狀的最好概括。
旅游線路價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旅游服務質量的好壞,“好的服務必定對應著更高的成本,旅行社不會做虧本生意,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一路走馬觀花,馬不停蹄的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這也是很多客人玩一趟比上班還累的原因,“花錢買罪受,很多游客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真正意義上的旅游是什么樣的呢?王俊告訴記者說,一趟有意義的旅游必定會讓自己身心愉悅,氣定神閑。觀光型的旅游太單調,也太單一,而應該大力發展其他的特色旅游,比如度假旅游、探險旅游、科學考察旅游、智力開發旅游、民俗生態游、體育保健游、文學旅游、美食家旅游等特色旅游,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湖北中旅在旅游形式的開發上,在一步步的探索和實踐。”今年,湖北中旅相繼組織了恩施生態旅、騰龍洞地質探險游等,效果和反響均不錯。
旅行社的電子商務趨勢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人會如何選擇出行呢?
旅游DIY成了一個熱門詞匯,很多年輕人開始選擇自助出行。王俊說,把旅游當產品,進行網上交易,這無疑會成為未來的一種趨勢。湖北中旅目前也在進行旅游電子商務的開發,“以后在我們網站上不僅是提供線路查詢、購票服務,今后還會提供線路設計、自助旅游安排、網上虛擬實景旅游等。”
“在這方面,法國是個很好的例子,法國旅游交易在電子商務交易總額中比例超過30%。”要不斷的把國外先進的旅游理念引入到國內,引導旅游業良性健康發展。王俊說,這是一個老字號旅行社的使命。
目前,武漢的旅行社在電子商務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網站實現的功能有線路推薦、客戶需求分析、數據的統計、客戶交流等板塊。并沒有將旅行的6大要素——吃、住、行、游、購、娛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能滿足客戶的行、游、住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說吃、購、娛這些方面都是空白。”王俊如實說。
湖北中旅副總經理王俊推薦:最留戀哈爾施塔特鎮
從事近20年的旅游管理工作,王俊的腳步走遍了全球28個國家。為此他的QQ昵稱也改為了“旅行人”。在QQ相冊里,放置了一些自己在各個國家的留影照片。關于旅游的意義,他似乎比一般人感受更為深刻:“南方人想領略一下北風的大氣遼闊,北方人想感受一下南方的婉約與細膩。內陸人向往大海的波瀾壯闊,沿海人卻艷慕奇山峽谷的險峻。國內人,總想去外國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外國人同樣好奇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
“旅行是從一個自己呆習慣了的地方再去一個新鮮的地方感受不一樣的人生。”王俊的一句話說透了旅游的本質。
有的人,心里裝著方寸大的空間,有的人,卻胸懷宇宙。高度不一樣,境界自然有深有淺。王俊說,走過千山萬水,足跡踏遍全球后,方感人之渺小,與大自然相比,人不過是塵中之塵。“心胸開闊了,很多事情不再計較,人也豁達開朗很多。行走快樂——這或許就是旅游的意義。”
走過如此多的地方,印象最深刻、最讓他無法忘懷的是哈爾施塔特鎮,這是奧地利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于哈爾施塔特湖畔,海拔高度511米,因盛產鹽而被稱為“世界最古老的鹽都”。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見底的湖畔,宛若人間天堂。“世界上最美麗的小鎮非哈爾施塔特鎮莫屬,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湖上煙波浩渺,遠處的風景若隱若現,那一刻,我以為自己身在人間仙境。”
“雖已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紀,只要身體還健朗,我一定會多走一些地方。走到老,悟到老。”王俊說,自己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息。
關于哈爾施塔特 >>
路線
哈爾施塔特湖→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骸骨教堂→鹽洞
哈爾施塔特面積很小,半天時間就可以將小鎮逛遍,在這里可以放慢腳步,細細感受安靜的風景。清晨起床,如果你住的是臨湖房間,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美麗的哈爾施塔特湖上泛起陣陣清煙,仿佛人間仙境。也可以搬張椅子,坐在湖邊的草地上享用早餐,這一定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一頓早餐。
步行即可到達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盡管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但里面的文物卻是十分珍貴的,包括從原來的鹽礦挖掘出的衣服及采鹽工具、鐵器時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然后來到著名的骸骨教堂,一個公元748年建立的圣米高教堂和1320年建立的耶穌教堂,因為哈爾施塔特空間有限,所有逝去的人,骸骨在埋葬十年后將被移出墳墓,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館。日久天長,這里堆積了骸骨。
下午到鹽洞看一看,距今已有近900的歷史的鹽洞對游人開放參觀,換上工作服,再乘坐小火車進洞。下車后,走進一條迂回曲折、幽深詭異的隧道,由于礦洞深入地下,所以還要從一條滑梯向下滑,十分刺激。從洞內出來,回到鎮上,逛逛路邊的手工藝品小店,結束一天旅程。
交通
火車:由奧地利的主要城市,如維也納、薩爾茨堡到哈爾施塔特有火車線路,建議旺季提前買票,比較方便。從哈爾施塔特到其它城市需上火車之后再買票,因為哈爾施塔特火車站是無人車站,沒有售票窗口。
客車:哈爾施塔特交通不是非常方便,游客需要先到圣沃夫湖畔的施特博爾鎮(Strobl),再根據指示牌轉乘到被譽為薩爾茨卡默古特心臟的巴德伊舍(Bad Ischl)。在巴德伊舍的汽車總站,還要再轉搭一程汽車到哈爾施塔特的隧道前,然后再換另一趟巴士來接駁到哈爾施塔特。
如果是從薩爾茨堡過來則容易得多,從薩爾茨堡的火車站前搭長途車就可到達哈爾施塔特,途中還會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
住宿
這里沒有星級大酒店,有的只是家庭旅館,但是溫暖的房間卻有著無敵的湖景,清晨醒來,推開窗戶就能看到湖上泛起的清煙,閑來無事,就坐在房間外的躺椅上喝杯咖啡,發發呆也非常愜意。這里的家庭旅館一般房間數量不多,一般只有3-5間,價格也不貴,15歐元左右一間還包早飯。
餐飲
在哈爾施塔特吃飯非常方便,因為鎮子不大,隨便走走就可以到餐館,這里許多家庭旅館都經營餐飲服務,而且味道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