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爆出的品牌茶企產品農藥殘留問題,雖然有行業協會出來解圍,也有國家標準為依據,從事態的發生到平息,并沒給茶企帶來過多的困難,也沒對茶葉行業造成太多不良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中國茶葉市場充滿變數,茶企終歸不能安于小富,要自我圖存并發展壯大,必須厘清現狀,分析趨勢,看準方向,抓住機遇,迅速定位并及時占位。
壟斷為勢,小微茶企轉換角色定位
號稱7萬茶企的中國茶行業,實際上是由小微企業為主體形成的,能稱得上中型規模的企業已屬鳳毛麟角。
隨著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茶產品的國家標準要求也勢將隨之提升。每個行業出現機會點,都會吸引資本的進入,在資本的力量下,擁有人才與管理優勢的茶企將得以快速壯大,行業壟斷出現,形成具有產業鏈優勢的大型企業,或者產生具有生產、渠道、終端等部分環節優勢的大中型企業,而眾多小微茶企,因無力應對技術改造所需要的高額投入以及規范化市場管理對市場終端的高標準要求,只能接受兼并,或者轉換角色,成為大茶企的原材料提供商,沿襲了數百年的小微企業“產供銷一條龍”運營模式將宣告結束。
大量的小微茶企重新定位角色,少數茶企壟斷區域乃至全國市場,這是未來的必然。在不間斷的行業洗牌中,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考量著小微茶企經營者的智慧。
與時俱進,新業態大量涌現
飲品行業發展迅速,新消費群體迅速形成,因此,對于將來的大中型茶企也罷,現在的小微企業也好,進行行業創新、吸引更多新的消費者,顯得尤為重要。
源于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未來茶葉行業新產品和新業態將大量涌現。
新產品的開發、茶葉的深度加工、產品形態的創新等,都是茶企通過差異化獲得更大市場空間的關鍵。近年的袋泡茶、茶飲料、功能茶在市場風起云涌,“立頓”、“康師傅”、“碧生源”等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未來的茶葉市場,新產品不斷推出,茶企將通過深加工實現利潤的高速遞增。在產品創新上,迎合現代商超的需求是一個重要方向,如何使消費者更方便快捷地消費、消除與消費者之間的最后一米距離,也是一個思考方向。
大型茶葉超市的出現,將使大多數茶葉店被洗牌。茶葉超市不僅滿足了各層次消費者的需求,還帶有資金優勢,使茶葉價格最大限度地降低。
網上茶葉商城的出現,使網商們難以抵擋。網店的流量競爭使得經營者不得不加大廣告投入,經營成本逐年快速遞增,而網民的網上購物習慣趨向可提供多種選擇的網上大商城,產品單一的茶葉網店在與茶葉商城的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網上茶葉商城將占據行業電子商務的制高點。
新型社區茶葉便利店建成龐大終端網絡。通過網絡技術實現網絡終端區域攔截的社區茶葉便利店,是網商的線下延伸,以最便捷的體驗營銷籠絡了輻射范圍內的消費者,在行業內有了話語權。
跨行業資源整合形成全新終端渠道。如茶葉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便利店,進入連鎖建材市場、新華書店、煙草連鎖等跨行業終端。多渠道銷售格局的出現,是以不同渠道的不同消費者需求為前提的,如加油站便利店賣的是提神茶,而建材市場可賣可抗甲醇的功能茶等。這些新渠道的利用將帶來茶葉銷售模式的革命性變化。
面對發達國家市場和需求標準提高的國內市場,面對茶行業的發展方向,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切實提高自身的技術含量與經營能力,這也是中國茶企實現市場突圍的關鍵。茶農賣茶的模式注定難以成就大業,合作兼并、整合資源是必經過程。要改變茶企的面貌,就要在經營意識、商業模式上有所創新。
(編輯:可瀟wqz32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