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解放軍海軍、空軍都不需要殲-31,也并不妨礙它成為軍用飛機市場上的熱門商品,因為它提供了現在看來是唯一的廉價隱形飛機的選擇。
10月31日上午,由中航工業沈飛集團研制的新型隱形戰斗機殲-31試飛成功。這是中國研制的第二款隱形戰斗機,也是一款達到了AMF(先進多用途戰斗機)標準的機型。它的誕生,無疑意味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又一次提升。
緊跟潮流“高低搭配”?
僅僅在一年以前,中國成功試飛了殲-20。這款具有隱形能力的單座雙發重型戰斗機,使中國跨過了“五代機”(根據俄羅斯標準,下同,美國標準則為第四代)的門檻。而剛剛試飛成功的殲-31,有著比殲-20稍微“嬌小”一些的體型。這不免給人一種感覺:殲-31在未來天空中的角色,很可能是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
但在殲-31的試飛照上,細心的人們也許發現了一個問題:不同于首飛時機身上已涂有軍徽的殲-20,首飛的殲-31上只有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的“鶻鷹”圖案。這似乎表明它目前還只是中航工業集團自己的項目,并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這款新型戰斗機的前路,也因為這個徽記而顯得撲朔迷離。
在戰斗機出現輕型和重型的分野之后,美、蘇(俄)等空軍大國開始采用“高低搭配”的格局,在保證戰斗力的前提下節約軍費?!案叩痛钆洹痹诿绹哲娭斜憩F最為明顯,重型戰斗機F-15通常用來爭奪制空權,以便輕型戰斗機F-16完成對地攻擊一類的任務。新一代戰斗機F-22和F-35也延續了這種格局。
“如果從體量上看,目前中國已經試飛的兩種第五代戰斗機,殲-20屬于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爭奪制空權,殲滅敵軍隱形或非隱形戰斗機。而殲-31則是一種多用途戰斗機,主要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也有一定的對空能力?!避娛驴茖W院研究員杜文龍說,“因此,殲-31的一種可能的用途,就是與殲-20‘高低搭配’。”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徐邦年則認為,殲-20需要一種輕巧的小型戰斗機與它做“高低搭配”,殲-31作為中型戰斗機就顯得大了一些。
“而且,殲-20與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T-50外觀上最大的不同,是殲-20裝有鴨式前翼,也就是位于駕駛艙后面的那一對小翼。它們可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能,盡管這可能不利于隱形。由此可見,殲-20是一種更強調機動性的機型。但若是用了復合材料,其隱身效果就不一定差。而殲-31并未安裝鴨式前翼,表明它更重視隱形性能,這并不符合空軍的戰術思想。” 徐邦年說。
飛上航母笑傲海疆?
從“瓦良格”號改造工程開工以來,“中國人圓航母夢”就成為一項熱門話題。今年秋天,由“瓦良格”號改造而成的“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艦載機殲-15S也即將進行艦上起飛或降落的試驗。
不過,考慮到美國的F-35已經進行了艦載型F-35C的試飛,中國在未來也會需要一種艦載第五代戰斗機,作為殲-15S的后繼者。那么,殲-31是否可能成為中國的第二種艦載戰斗機呢?
“在研制成功后,殲-31有可能成為中國的下一種艦載戰斗機,作為殲-15S的補充,甚至完全取而代之?!倍盼凝堈f。
而且,殲-31也的確具備這樣的潛質。就像F-22和俄羅斯的蘇-27、蘇-30一樣,殲-31也裝備了2臺發動機,可以保證它有足夠的推力?,F代的噴氣式艦載戰斗機多為雙發,F-35C是唯一的例外。這是因為,在海上飛行和從航母甲板起降,都比陸上飛行風險更高。裝備2臺發動機可以有效提高飛機的可靠性,讓它在一臺發動機出故障時仍有動力可以返航,或者至少接近航母以方便救援。
“殲-31有可能最終以艦載機的面貌示人,或者同時發展空軍型和艦載型,滿足海軍和空軍的需要?!?杜文龍說。
但在徐邦年看來,殲-31用于航母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有限的軍費決定了中國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先后發展兩種艦載機。
出路是做下一個“梟龍”?
徐邦年認為,殲-31隱形戰斗機最可能走的路,是像由殲-7發展而來的FC-1“梟龍”戰斗機那樣,走上出口之路。
“梟龍”計劃始于中國成飛集團與美國格魯門公司的合作,此后美方因故退出,該機型的研究最終由中國、俄羅斯和巴基斯坦合作完成。如今,它已經成為軍用飛機市場上引人注目的中低檔戰斗機,被發展中國家認為是取代米格-21、幻影Ⅲ、殲-6、殲-7等老舊機型的上佳選擇之一。
“即使解放軍海軍、空軍都不需要殲-31,也并不妨礙它成為軍用飛機市場上的熱門商品,因為它提供了現在看來是唯一的廉價隱形飛機的選擇。對于軍費不充裕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樣的機型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徐邦年說。
甚至,在軍備采購已經相當程度上國際化、市場化的今天,殲-31的發動機等零部件是否由中國生產都已經無關緊要。買主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為它安裝不同的發動機和武器裝備,正如巴基斯坦裝備的“梟龍”,搭載了來自中國、巴西等不同國家的武器一樣。
但在杜文龍看來,現在討論殲-31出口與否為時尚早,但它可以反映出軍用飛機研發和采購模式的一種變化。
“殲-31有可能真的是沈飛集團自費研制的一種戰斗機,而沈飛集團也擁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而且,它的發動機也并非像此前一些報道所言采用俄羅斯產品,而是中國自產,這就使它更為引人注目?!倍盼凝堈f。
杜文龍分析認為,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軍備采購模式與發達國家已經越來越相似。如果殲-31的確由沈飛集團自費研制,那么它的問世,就能反映出中國軍備采購模式的一種發展趨勢:在國家采購之前,飛機制造公司自己必須加大科研投入,以機型的科技含量來打動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