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科技潮品傍身,詹姆士 · 邦德也就是個身手還好、風流倜儻的英國特工。當豪車、名表、酷槍環繞的時候,邦德先生才成為了真正50年的不朽傳奇——007。
如果算上邦德的歲數,今年正好從業50周年的007先生已經是位“耄耋”老人。但他依然創造著票房神話。今年的新作《天降殺機》,僅在英國首映式當天就創造了999萬美元價值,其永遠走在科技尖端的腳步更是將幕后的我們遠遠甩在身后。
邦德離開槍,也就沒了命
在007系列電影里,那些炫目的間諜道具和槍比起來就是小兒科,Walther PPK、P99……等大小槍支,都讓影迷大呼過癮。
1962年,年輕的邦德第一次走進M女士的辦公室,從機械師手中接過Walther PPK,換下原著小說中寫的Beretta,于是PPK也成為銀幕上最經典武器之一。這款由德國生產的半自動手槍,性能優異,直到現在仍在生產和銷售。
在1997年華人女星楊紫瓊將一把P99手槍交到了邦德手中,P99第一次在《明日帝國》中亮相并完成交接,成為邦德的主戰手槍。
2006年丹尼爾·克雷格代替皮爾斯·布魯斯南成為新一代007,邦德的氣質再次回歸硬漢本色,打斗劇情的設計上也發生了變化。觀眾發現邦德在戰場上不再纖塵不染了,他所使用的武器也變得硬朗,《打破量子危機》直接使用了HecklerKoch UMP沖鋒槍。HecklerKoch UMP同樣產自德國,1999年面世,目前看來已成為邦德新寵。
作為一部50周年紀念大作,《天降殺機》在劇情上力求突破。影片顛覆了007無往不利的形象,在劇中不僅被同僚懷疑,還少了炸彈筆、會飛的跑車等高科技工具,當他仍是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而他最堅強的“搭檔”依然是槍。邦德一直是小型武器專家,狙擊槍和沖鋒槍都只是點綴,仿佛只有小型手槍才能體現他優雅的英倫范兒,影片中P226、P210以及那些邦德經典款手槍競相亮相。
邦德座駕一點兒不科幻
007電影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邦女郎和邦德座駕。《天降殺機》的海報上,阿斯頓·馬丁DB5同丹尼爾·克雷格共同出現。這輛車是邦德的第一部座駕,在邦德落魄得幾乎“退役”時,依然不離不棄,陪著主人出生入死。對觀眾而言,這樣的“老爺車”少了點兒華麗。不過007與阿斯頓·馬丁的緣分,可遠比其他汽車品牌深厚。
在《金手指》中的阿斯頓·馬丁DB5裝備了機關槍、防彈車窗,無線電話藏在車中,信號掃描器裝在中控面板上,車輪旁邊會伸出切割器,用于切割冰塊或者毀壞敵人的汽車輪胎,還有隨時可以更換的車牌,從英國到法國再到瑞士,只需要一按按鈕,就能換成對應國家的車牌。
而到《擇日而亡》時,阿斯頓·馬丁Vanquish(征服)V12跑車登場,影片中這輛車使出了最先進的隱形功能。相信觀眾都還記得,在最后一場冰天雪地中,跑車在光滑如鏡的結冰湖面上顯示出了超強的控制力,并用自身攜帶的機關槍和導彈將敵人擊退。如此成功的“廣告”讓皮爾斯·布魯斯南也沒能hold住,花費16萬英鎊購置了這款跑車。
邦德座駕是汽車商中意的廣告發布平臺,當然不能讓阿斯頓·馬丁獨享,蓮花、寶馬等品牌跑車也都在影片中高調亮相過。
《海底城》中蓮花跑車“精靈”就曾讓人眼前一亮,與其他007專用車不同的是它居然可以潛水?!吧徎ň`”在水中就變成了一艘潛艇,還可以發射魚雷和導彈。
而《明日帝國》中,寶馬在與手機的配合中大放異彩,邦德在逃跑時不僅用手機遙控汽車發動,還用手機遙控汽車沖到停車場的樓頂,并從樓頂直飛到對面大樓。該車車身還能抵御利器的攻擊,車子的升降天窗下安裝有火箭發射的裝置,輪胎被射穿了可以自動重新充氣,后保險杠內能撒下尖銳的三角錐刺破敵人的輪胎,車內的廣角屏幕則可監視車外所有的行動,可謂相當貼心。
特工裝備亦真亦假
在幾乎所有007電影的開場部分,邦德總會先和Q先生碰面,由Q先生給他演示如何使用最新研制的武器裝備。電影中,這些裝備都非常古怪,有激光器、火箭彈、無人駕駛飛機和功能奇特的汽車等。在邦德身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被忽視,這些功能奇特的小玩意兒已經成為他的一種另類商標。
沒有高科技潮品傍身,詹姆士·邦德也就是個身手還好、風流倜儻的英國特工。當豪車、名表、酷槍環繞的時候,邦德先生才成為了真正50年的不朽傳奇——007。
著名網站HowStuffWorks.com的撰稿人艾德·格拉比安諾夫斯基曾寫過一篇關于真實間諜道具的文章,他表示真正的特工確實會使用電影中那些偽裝成普通物品的隱秘式單發武器,有時,他們還會把槍械藏在閃光燈、手套、煙斗、鉛筆、牙膏或者卷起的報紙里。
“Q先生喜歡將有用的裝備藏在日常物品里,這一點的確真實反映了現實世界中的間諜活動,但現實中的間諜裝備更多是一些能滿足任務實際需求的物品,并非秘密武器。”格拉比安諾夫斯基表示。不過他也在最后強烈地表示,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的特工絕不會使用的,那就是時髦轎車。
·全球五大間諜機構·
No.1 軍情六處(英國)
軍情六處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該處主要負責在國外進行情報間諜活動,如打入敵對國的組織內部進行策反、招募等。
No.2 KGB(前蘇聯)
KGB全稱為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歷史悠久,有N個前身。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對這個機構進行了多次重組,最終改名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普京曾任該機構局長。
No.3 CIA(美國)
雖然FBI出鏡率比較高,但CIA才是實際上的情報“王者”,全稱為中央情報局,為美國政府的間諜與反間諜機構,工作地點完全隱蔽,不過沒有在美國境內逮捕公民的權力。
No.4 摩薩德(以色列) ?
聽起來陌生,且非常神秘,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直屬總理領導。另外以色列有很多情報機構,摩薩德是其中之一。
No.5 FBI (美國)
它是當之無愧的銀幕寵兒,出現在任何一季的美劇以及過半的美國電影里,它的第一任局長也剛剛出了傳記電影,全稱為聯邦調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