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11點左右,南京地鐵三號線大行宮站施工圍擋邊發生地面塌陷,一輛31路公交車經過時輪子被陷住、,半個車身陷入,沒造成人員受傷。南京市地鐵建設公司總經理陳志寧對此做了回應:此次事故確系在建的地鐵三號線施工工地漏水漏沙出現基坑空洞所造成的地面塌陷,由于滲漏位置處于預警監控盲區,這起突發事故未能及時制止。
近來全國各地都在發展軌道交通,但塌陷事故也是頻頻發生。對此,交通隧道工程界權威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不合理地趕工期會影響到地鐵建設的結構和壽命,會影響地鐵的安全。另外前期準備不足,中途變更失控,是地鐵施工事故頻發的另一誘因。地下作業讓地鐵建設施工本身存在風險,對施工技術的成熟、施工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現代工程技術已經完全能夠解決在流沙土質條件下的施工。問題在于,在此條件下施工必須遵循的原則有沒有被遵守。
由于地下工程是不可逆工程,不具備拆除重建的條件,因此必須實事求是、科學地進行風險性評估,不給后人留下遺憾和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