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砰”的一聲巨響,一架波音727客機撞在了美國與墨西哥交界處的索諾蘭沙漠深處。
這絕對是一起人為的“失事”,因為它是Discovery探索頻道策劃的一次科學實驗;再現一起發生在降落時的、嚴重卻可以生還的客機失事。
實驗設計·Test Design
一名飛行員通過遠程控制“駕駛”飛機,將客機降在了一個干涸的河床上,時速為140英里,相當于噴氣式戰斗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的速度的兩倍多。
科學家們安置了傳感器和15個用于測試的假人在飛機上,以測試在一架大型商用客機的碰撞失事中,機上人員與設備會發生些什么。
?這架波音727以每分鐘1500英尺的速度下降,遠遠超過了一般客機著陸時每分鐘10~20英尺的速度。在撞機中,駕駛艙被撕離機身,并與它左邊機翼發生了碰撞。照此,機上的工程師難逃此劫,但飛行員和副駕駛也許可以幸存下來。
?內部攝像機捕捉到了隨身攜帶的行李從行李架中散落出來、擊打著“乘客”的混亂場面。飛機的照明、座位上方的氧氣系統崩潰。在飛機前7排沒人能夠生還。7A這個座位被彈射到距離飛機500英尺的地方——將近兩個足球場的距離。
?雖然行李箱的多功能面板已得到了改進,但來自隨身攜帶行李的風險仍然令人擔憂。
?一個窗外的景象顯示:右邊起落架在140英里的時速中,飛馳而去;機身下的輪胎后面,留下了一個黑色的斷痕。機翼下面的起落架被設計成了在撞機中會被折斷,以避免刺穿燃料箱。載客的機身仍然基本完好,座位也仍在原位。
實驗結果·Test Results
對乘客而言,應該系好安全帶、學會針對碰撞的保護動作,以及在撞機之后、縱橫交錯的碎片中,找到緊急出口在哪里的重要性。
生還概率·Survive Probability
在美國,商用飛機的致命性墜毀是罕見的。最近一次是在2009年2月12日科爾根航空公司的航班,事發地點在布法羅附近,造成了50人死亡。
即使在商業飛機的致命性墜毀中,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發現,所有機上人員中,95.7%的人在1983~2000年的此類事件中幸存。在568起事故中,53487人在機上;其中2280人喪生。
麻省理工學院的漢斯曼說,如果是每天乘坐飛機,那么一項有針對性的統計顯示,要遇到一次致命性飛機事故,他必須等上35000年。對每100萬次航班而言,致命性墜機的失事率為0.2。
如何選座
在飛行中,專家們會坐在哪里呢?
他們認為,“撞機”太罕見了,因此仍然會為了舒適性和更寬敞的腿部空間而青睞頭等艙。如果你擔心,不如選擇便宜且更“結實”的后排。而既不太脆弱,又相對安全些,寬敞,離安全出口最近的那排座位應該依然是最搶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