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違背了拍3D電影“不要碰動物、不要碰水”的金科玉律。但他卻做得異常成功。這位東方導演特有的文化價值觀,也得以借助這些科技的手段深入人心。
歷經4年的打磨,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終于跟觀眾見面了。這部費盡了李安心血的電影,也以幾乎史無前例的“零差評”口碑,登上了近期電影的“紅人榜”。
尤其難得的是,李安還違背了拍3D電影“不要碰動物、不要碰水”的金科玉律。但他卻做得異常成功。片中的老虎抖掉身上水珠時,不禁要問這怎么可能是動畫制作。
制作3D老虎費時1年
片中的老虎主角名叫理查德·帕克,為了拍攝它,攝制組找來了四頭真老虎,輪番上陣進行拍攝。但實際上,影片中僅僅是一些或坐或臥的簡單鏡頭才由它們出面。
真虎在這部影片中的最大貢獻,是為數字版老虎提供模型。四只老虎中有一只名叫“國王”的老虎最終成為了理查德·帕克的主要實體模特。
“不要碰動物”的金科玉律不是沒有道理的。為了將理查德·帕克做得栩栩如生,攝制組的工作人員花費了巨大的心血。
首先劇組拍攝了數百個小時有關孟加拉虎的影像資料,根據這些資料,真虎被用作“模特”進行了實景拍攝,制作者對它的動作、表情進行采樣,然后對老虎的骨骼、肌肉進行建模,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添加皮膚紋理、毛發特效,最終渲染成形。構建這只數碼老虎是一項極度精密的工作,光是老虎的毛發,就有超過15名動畫師負責,老虎的制作就花掉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視覺效果主管比爾·威斯坦霍芬說,老虎這種動物有著大塊堅實的肌肉,外面覆蓋著寬松下垂的皮膚。它移動、搖擺和彈跳的樣子都要重點觀察。而一些細微的調整也使這個數碼老虎更加逼真,比如老虎站起身和吞咽時爪子的抽搐。
3D拍水,人眼會“挑刺”
但是比起費時費力的老虎來,水的制作才是這部影片真正需要攻關的難題。影片的后半部分場景極其簡單,一片海、一艘小舟、一只虎、一個男孩。拍攝動物至少還有《猩球崛起》這樣的影片可以借鑒。而拍攝如此大面積的水,尤其是在3D影片中,是史無前例的。
為了獲得真實的感受,李安和工作人員一起乘坐海岸救護隊的快艇深入風暴,9尺高的海浪把堅實的快艇卷得四處飄搖。雖然影片中的大海將全程在臺灣搭建的巨型水缸內拍攝,但是李安還是想讓劇組親身體驗大海的威力。
連李安自己都說,“其實不管你怎么想象,多么小心地企劃,多大膽或者多精密地計算,這事實還是比想象的難好幾倍。所有的人都是新手。大家告訴你的東西可能都是錯的,所以要一直自己摸索。”
“現在我都不敢去想,這么大面積的水怎么拍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立體影視教研室主任崔蘊鵬告訴記者,在3D影片中,很少出現大面積反射性很強的物體,比如玻璃和水面等。
他解釋到,在3D影片中,在拍攝大面積反射性很強的物體時,反射空間的深度在人的視覺中會被加倍。
用最簡單的鏡子舉例,平時看是一種很平靜的反射面,但如果3D效果沒拍好,觀眾看的時候,就像在看一個通向另一個空間的洞,鏡子外面是一個世界,鏡子里面又是一個世界,而水更難拍攝,因為水還有波紋、光的扭曲等更加復雜的效果,如果拍不好,不但會產生兩個空間的感覺,還會讓空間看上去很混亂,感覺水不像水,而是像地平線上的熱浪一樣,很虛幻,沒有水本身的質感了。
“這不是攝影機的問題,而是人眼的問題。”崔蘊鵬說,人眼看到的是物理正確的畫面,由3D攝影機拍攝出來人眼就會“挑刺”,就會覺得不自然,這是因為大腦已經把人眼看到的物理正確的畫面“預處理”成人們習慣觀看的模式了。
而拍攝的難度就在于此。拍攝時,就要由物理正確的畫面,轉化成人眼看上去正確的畫面。這個轉化過程是很麻煩的,比如要調整拍攝時兩臺機器的距離和角度,營造人眼適應的立體感。
但是這方面的經驗幾乎沒有,更沒有成型的標準可參考。所以拍攝水時,只能在現場一邊積累經驗,一邊隨時調整。所以幾乎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景別都要進行計算。要能體現出立體感,又要讓人眼覺得這個立體感足夠真實。
3D電影并不成熟
這實際上是立體拍攝諸多問題中的一個。現在很多導演并不熱衷于拍攝3D,就是因為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大的景別變化,在一個鏡頭內,如何由特寫變成全景。這在普通影片中很常見,但是3D中就很少這么做,因為拍攝時等于是鏡頭要硬拽著人眼去做變焦,現在也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現在3D電影的水平就相當于四五十年代的彩色電影,其實并不成熟。”崔蘊鵬說,當時《亂世佳人》,《雨中曲》剛出來時,色彩很奇怪,顏色看著很“板”,就是因為當時彩色技術還不夠成熟,畫面上到底要呈現出什么樣的色彩感大家都不知道。后來用了大概30年時間才終于弄明白。
現在立體電影也是這樣,拍的和看的人都在摸索。也許再過幾十年,技術手段成熟了,也培養出一代觀眾了,3D影片才能成為成熟的藝術表達手段。
相信哪個故事取決于自己
正是這些技術的不斷探索和創新,李安給觀眾呈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而李安這位東方導演特有的文化價值觀,也得以借助這些科技的手段深入人心。
這部影片放映后,人們陷入了一場大討論。到底應該相信少年講述的和老虎一起漂流了200多天的奇幻故事,還是應該相信那個為了求生而互相殘殺的悲慘故事。這部影片沒有正確答案,1000個人對影片會有1000種不同的解讀,這需要不同的生活經驗去體味。就像李安借影片中長大的主人公所說的那樣,“我只是講述故事,相信哪一個是你的選擇。”
一位影評人在微博中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很有意思,“技術師看到技術,造夢師看到夢境,作家看到構思,你選擇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