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嫁接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的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被中國政府寄予了“彎道超車”的期望。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機與電控技術的研發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是否能實現這一期許。
同一起跑線
早在2009年,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之前就已經在其國內鼓吹新能源汽車,將之作為未來拉動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雖然中國汽車工業在整體上較歐美日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上大家卻處在同一起跑線,這正是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新能源課題的深層原因。
中國搞新能源汽車,誰會受益呢?新能源汽車廠商無疑是受益者,但是汽車廠家眾多,誰有能力脫穎而出一時難以辨清,中游企業也是一樣,而上游資源類企業相對簡單,故而與新能源相關的鋰、稀土等礦業公司就成為近年股市爆炒的新能源汽車重點領域,包鋼稀土、成飛集成、西藏城投等都是領一時風騷的大牛股。
但是光有礦業并不能直接成就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某個產業在世界范圍內領先,必然伴隨著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公司發展壯大。經過數年的發展與沉淀,這類科技創新先導的公司已初露端倪,相較經過爆炒的相關礦業公司,這類在新能源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將是未來市場關注的重點。
“以我為主”
2月18日,經過近十年的“愛情長跑”,福田汽車與戴姆勒的合資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公司正式成立。由于在中重卡車發動機的技術上有特別優勢,此次福田汽車與戴姆勒的合作是由中方出技術、主導管理,并生產中方品牌,昔日的“代工工廠”變身成為技術、品牌的全球輸出中心,“以我為主”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強音。
雖然此次合資輸出的并非新能源汽車技術,但北汽福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國內領軍企業之一。福田汽車副總經理、工程研究院院長鄔學斌在稍早前對媒體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關鍵原因是缺乏核心技術,但在電動車的電控方面,國外企業也是剛剛起步,中國與國外企業相差不遠,且相對傳統內燃機車更為簡單”。
據鄔學斌介紹,從2011年起,福田汽車的電控已經完全實現自主研發,并讓其他企業貼牌生產。另一方面,福田電動汽車的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電機成本較2010年下降約40%,估計在未來三年,電池價格應該能夠降一半。所以在未來的幾年中,福田汽車的電動車成本將大幅下降。
電控是靈魂
動力總成的控制簡單地說,就是對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的統一控制。它的好壞將直接體現在汽車性能上:速度的快慢、操控反應靈敏與否,都需要靠電控技術去實現。
若把發動機比作汽車的心臟,則電子控制系統就是其靈魂。在大家熟悉的當下汽車架構中,發動機由發動機管理系統控制;自動變速箱則由變速箱控制器控制;此外還有安全防護的剎車防抱死系統及牽引力控制系統、車輛穩定控制系統等。
所有這些系統不僅需要單體管理,還需要協調工作。所以將單體電子控制模塊采集到的信息,集中傳遞到某個終端控制器統一處理,就產生了前文所說的總成控制。電機與電控技術在整車利潤鏈中占比很高,且不同于電池依附礦業較多,屬于偏智力成本。在今年3月份的科技部最新發布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電機、電控與電池一起成為“三橫三縱三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橫:電池,電機,電控;
三?縱: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
三平臺:標準、檢測與系統平臺,
能源供給基礎設施平臺,
應用開發與集成示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