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后,7月4日,歐洲原子核能中心向全球宣布,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之前預言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子特征“一致”。有關希格斯子的理論最早是在1964提出來的,當時提出這一粒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質量的起源,理論上,這一粒子的存在將能說明萬物來源之謎。
微點評:也許“上帝粒子”離我們的生活有些遙遠,但居里夫人當年發現原子核的時候,人們也不知道后來會有核武器、核發電,還可以用“核”來治病……人類要想不斷進步發展,就要有一種好奇心,一種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唯冠“咬”掉蘋果6000萬美元
唯冠到底還是“咬”到了一口蘋果,盡管沒想的那么大。7月2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蘋果公司已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之前,蘋果公司涉嫌侵犯唯冠科技(深圳)公司2001年注冊的iPad電腦的商標權。
微點評:這6000萬美元對于蘋果來說意味著什么呢?蘋果在中國的營收每天入賬高達8777萬美元。也就說是,蘋果在中國僅僅營業不足1天,足可以收回這6000萬美元。如果按照蘋果在全球的營收來計算,收回這6000萬美元也僅是吃個午餐的工夫。可見,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我國科學家首獲國際量子通信獎
量子通信、測量與計算(QCMC)國際大會組委會近日宣布,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2012年度國際量子通信獎,以表彰其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領域,特別是在量子通信實驗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潘建偉院士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物理學家。量子通信、測量與計算國際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
微點評:愛因斯坦曾堅決反對“量子糾纏”理論,甚至將其戲稱為“遙遠的鬼魅行為”。而科學家們從實驗中得到的結論,既可以反駁愛因斯坦的“錯誤”觀點,也可以用來實現無遠弗屆隨時通訊的夢想。愛因斯坦都不敢相信的神奇現象,正是量子物理學和量子通信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