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開始,建設“智慧浙江”的有關想法,也被放到了浙江省有關部門領導的案頭。為此,浙江省開始了相關調查研究和一些行動。
專家表示,建設“智慧浙江”,主要是指廣泛運用現代科技,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浙江的發展,從而構筑起一個物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浙江。
目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等一些城市率先啟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并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醫療、智能辦公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其中,寧波市在國內率先系統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他們利用現代網絡與信息技術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城市服務、完善城市功能,取得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初步成效。2011年9月,寧波市舉辦了國內首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2011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未來,浙江省將充分發揮杭州市、寧波市等一些城市的示范作用,在全省推動其他一些城鎮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而這些城鎮的智慧城市建設的進展,正是建設“智慧浙江”的重要方面。
浙江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嚴曉浪表示,支撐智慧浙江發展的一個重要技術和產品就是集成電路,在產業方面,浙江省可以率先在這個方面取得突破。據了解,集成電路對智慧電力、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具有重要影響,而浙江省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也有一定基礎,例如杭州是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浙江大學也參與其中,另外浙江大學集成電路的技術和產品的發展,為建設智慧浙江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2011年,在經過近一年的考察調研后,浙江省政協“智慧浙江”建設重點課題調研組最終形成的調研報告指出,建設“智慧浙江”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智慧浙江”的建設融入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最新科學技術和管理思想,浙江省要想在這個方面有所作為,就必須打破各種牢籠和羈絆,在體制和商業模式方面實現創新。其次,建設“智慧浙江”,浙江省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智能控制中樞,這意味著浙江省從最高端進行統一的規劃,但是目前浙江省缺乏統籌規劃,還沒有一個省級層面的“智慧浙江”建設總體規劃。另外,盡管浙江省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但是在信息化應用方面,其發展并不平衡,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明顯滯后,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明顯較弱。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發展方面,浙江省與前4位的廣東、江蘇、上海、山東的差距在不斷拉大,與緊隨其后的中西部地區的優勢不斷縮小,其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這意味著浙江省在建設“智慧浙江”方面必須要加速。
專家表示,建設“智慧浙江”,浙江省有關方面必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浙江省在這方面的法規并不完善,網絡信息安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另外,如何消除地區間、部門間、行業間的“數字鴻溝”、“信息孤島”等弊病,也是浙江省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因為唯有堅持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加強“感知、互聯、計算、應用”各個領域的集成創新,形成共建共享機制,浙江省建設“智慧浙江”才會破除一些不必要的絆腳石或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