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地產的“中國尊”已經破土動工。2016年,它將以528米的高度成為新的地標式建筑。摩天大樓的建設一定要滿足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能背離這個初衷。
摩天大樓的建設熱情在中國一直沒有熄滅。
摩天大樓愈演愈烈
“重慶國際金融中心”的規劃高470米;2009年開工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算上塔頂共有660米高;2008年底開工的上海中心大廈總高為632米;計劃中的長沙“遠望大廈”將高達838米,其高度甚至超過目前世界第一高的迪拜塔。而今,在中國的摩天大樓中,又多了一個成員。中信地產的“中國尊”已經破土動工。2016年,它將以528米的高度,拔得北京CBD商務區建筑高度的頭籌,成為新的地標式建筑。
摩天大樓是人類工業文明的一項創舉。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為了節約城市用地,縮短公用設施和市政管網的開發周期,摩天大樓應運而生。但是,在摩天大樓的發展過程中,質疑摩天大樓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在美國9·11事件后,人們對摩天大樓的反思更甚。
“目前,對摩天大樓熱衷的國家,大多集中在土地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靠資源發家的沙特等石油國家,還有就是中國。”清華大學生態規劃與綠色建筑研究中心總監董翔告訴記者,但是反觀英、法等國家,他們的城市在建造摩天大樓時,反而受到諸多限制,比如德國和英國對建造摩天大樓有嚴格的法令,摩天大樓的建造很難獲得批準。
摩天大樓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非議,是因為它確實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摩天大樓弊端多
——弊端之成本高
羅軼是一名專注于設計綠色建筑的設計師,他告訴記者,“這種超高的摩天大樓的各項成本比如建筑成本、維護成本等,都是不劃算的”。
有資料顯示,如果摩天大樓的使用壽命以65年計算,它的維護費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一座200米高的建筑成本遠遠高于兩座100米高建筑成本的總和。一旦大樓超過了70層,就需要額外增加成本來增強建筑的牢固程度,還需要增加空間來安裝更多的電梯以及其他設備。
而且摩天大樓的運營成本也不可小覷。以浦東金茂大廈為例,這座420米高的建筑,建造成本幾乎是2萬/平米,而日常維護的花費更是不菲,它每天的運營成本在百萬左右,所以坊間有“金茂門開一百萬”之稱。
——弊端之安全性差
“對摩天大樓來說,如何滅火是個很大的難題。”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告訴記者,高層消防一直是全世界都頭疼的問題。據了解,在“中國尊”動工之前,就因消防問題惹來非議。北京市消防局建審處處長馬建民稱,如果建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按照媒體此前報道的設計方案建設,很可能通不過消防審批,即使建成后也不能通過消防驗收。
因為高層建筑對電梯系統的依賴度很高,樓內大量縱橫交錯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等,如果防火分隔存在問題,起火后將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一座100米高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只用半分鐘就能順著豎向管井擴散到頂層。
而且在袁宏永看來,目前的消防技術在應對摩天大樓的火災時,也有些力不從心。據了解,目前北京已裝備了超過100米的消防云梯,但是一旦設備的舉高曲臂超過100米,站在云梯上作業就異常危險——長臂只要輕微地晃動一下,上下的位移就能超過1米。所以,目前的消防設備對超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滅能力極為有限。如果再加上風力的影響,云梯車爬升到100米的高度,對于消防人員自身都是有著極大安全威脅的。而“中國尊”500多米的高度,更讓消防云梯“可望”而不可及。
——弊端之交通擁堵
在“中國尊”不遠處,就是曾經的北京第一高,國貿三期。董翔說,在它落成之后,就有交通專家表示,國貿三期的使用將給原本就是北京一大堵點的國貿地區增加更大的壓力。雖然沒有資料顯示國貿的人口密度到底有多大,但是在地鐵國貿站,人們可以通過人挨人的景象很直觀地判斷這里的人口密度。在交通已經極為擁堵的北京CBD,國貿三期的建設都讓人擔憂,若沒有很好的交通疏導方法,“中國尊”的出現將更加劇這一地區的擁堵。
一座摩天大樓,就像是一座幾萬人的空中社區。如果沒有大量的城市軌道等交通方式與摩天大樓配套,增加的汽車也將使這一地區面臨嚴重的擁堵與污染等問題。
——弊端之地面沉降
地面的承重能力并非像人們想象那樣,可以無限承受。在局部地區,如果地面建筑過多、過重,地面也會“不堪重負”。而摩天大樓云集的地區,已經顯現出了這些危險。以上海為例,陸家嘴金融區高樓林立,那里卻是上海地面沉降最嚴重的地區,每年下降約3厘米,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沉降原因除了有地下水過分開采外,高層建筑的重壓也難逃其責。
中國減災防御協會副秘書長金磊曾表示,“研究發現城市高層、超高層CBD及其城市綜合體的建設,確使地面沉降呈加速狀態。對北京這樣的現代化世界城市而言,不均勻沉降會造成塌陷,尤其是會帶來石油、天然氣管道破裂的巨大風險。”
——弊端之光污染、熱島效應等
另外,摩天大樓還會加劇城市熱島效應。由于空調等設備需要大量能源供應,產生的大量熱能會加劇城市熱島效應。同時,摩天大樓外立面常采用玻璃幕墻,由此造成的光污染也令人深受其害。每天下午四點,是上海金茂大廈的白領最難熬的時候。東方明珠電視塔不停閃動的七彩眩光,被震旦國際廣場金黃色的幕墻反射進來,引發白領們出現眼睛疲勞、頭疼等癥狀。
摩天大樓也并非一無是處
在諸多的弊端下,摩天大樓似乎無一是處。但是在董翔看來,“摩天大樓也不能一概否定。”他告訴記者,在市政配套比如交通、市政管網等齊備的情況下,摩天大樓是可以“局部的、零星地建設的”。
對此,羅軼也有類似看法,他告訴記者,摩天大樓這類集約型的建筑確實有節約用地等優勢,特別是在北京這樣人口已經超過2千萬的特大城市,向天空要空間確實是發展的一種趨勢。“但是,摩天大樓的建設一定要滿足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能背離這個初衷。” 羅軼說,如果建設摩天大樓是為了解決更多人的居住問題,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那么這個建筑就是有必要的。如果這個建筑只是為了炫耀或者引人關注,建造后反而加劇了人們衣食住行的緊張感,那么這個建筑就是不理性的。
摩天大樓熱潮是社會浮躁
在董翔看來,國外建造摩天大樓的熱潮已經退去,他們已經完成了城市極致化建設的過程。現在他們的城市已經出現空心化。在解決人口擁擠的問題上,他們轉而選擇通過發展郊區、衛星城等方式解決。
而我國的摩天大樓和國外正好相反,熱潮還在蔓延。摩天大樓的熱潮反映的不僅是建筑問題,而是社會問題,董翔說,“我們要考慮,建造一個建筑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炫耀為本;是以形象為本,還是以功能為本。中國的摩天大樓顯示的是社會的浮躁,社會的病根不找到,摩天大樓的熱潮不會自己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