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關將至,酒在親朋好友相聚時的出鏡率陡然升高。有人小飲則罷,而有人則不醉不歸。喝酒時暢快淋漓,但是醉酒后卻異常難受。為了解酒,各種方法層出不窮,濃茶、咖啡、醋,甚至還有運動和催吐……但是到底有沒有什么辦法能真正解酒呢?
方法一:濃茶和咖啡
在喝過酒之后,人們常常會沏上一大杯的濃茶或者咖啡來解酒,殊不知,這樣做不但達不到目的,還會傷身。
因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會促使心跳加快,血管擴張。而茶葉所含的茶堿同樣具有興奮作用,雙重作用下,會加重心臟負擔,而咖啡中的咖啡因也能引起中樞興奮,所以它的副作用跟茶一樣。
同時,濃茶有利尿的作用。酒后喝濃茶,茶葉中的茶堿等會加速腎臟排尿,而酒精中由乙醇轉化而來的乙醛若快速通過腎臟,會對腎臟產生損害。因此,濃茶解酒是不成立的。
方法二:催吐
催吐也是一些人會采用的辦法。不少人喝多酒后會“摳嗓子”把酒吐出來,這樣做確實能減少腸胃吸收酒精的量。但是這個舉動卻增加了對胃的傷害。催吐是一種不科學的解酒方式,人在劇烈嘔吐時,會令腹腔壓力增高,容易引起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急癥,而且有時醉酒會導致人的意識不清,還會致使嘔吐物被吸入肺部,引起窒息等危險。
方法三:運動
跑步、跳繩、快走……一些人也會采用運動的方法來解酒,因為他們相信,通過大量的出汗,身體內的酒精就會通過汗腺而排出體外,達到解酒的效果。
雖說這樣方式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它的解酒效果微乎其微。因為,酒精確實可以通過汗腺排出體外,但是它只能代謝出非常少的一部分。而運動解酒的方式其實是得不償失的。過量的運動會降低身體對肝臟和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從而阻礙肝臟對酒精的解毒作用,也影響了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同時,運動會使心臟的負擔增加,而酒精有抑制心臟收縮的功能,這樣會損害到心臟。
方法四:喝醋
終于輪到喝醋大法了,這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排第一位的解酒偏方。但是很遺憾,這種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酒醋同源,都是糧食釀造的,所以不存在誰能解誰的關系。飲酒之后,酒精刺激胃腸黏膜,使胃和十二指腸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時促進了胰液的大量產生。如果此時喝醋,不僅加重了對胃腸黏膜的刺激,更易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癥。而且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醇和乙酸相遇會產生乙酸乙酯,這種物質具有揮發性和刺激性,會加重對胃壁膜的刺激。同時,乙醇進入人體后經肝臟轉化成乙醛,醋的加入會使乙醇的轉化變慢而導致酒精對人體肝臟器官更嚴重的傷害。
因醋酸會刺激唾液腺分泌出更多的唾液使口腔感到濕潤,醋內水分進入胃后也會有短暫的清涼感,使人產生醋能解酒的錯覺。
專家提示:
除此之外,桔子、梨、香蕉、唱歌、臉浸入冰水,甚至是挨上一個響亮的耳光等方法都被人們認為是可以解酒的偏方。但所謂的解酒偏方幾乎無效,因為它們不會中和酒精,也不會影響酒精的吸收。酒精被人體吸收后還是要靠代謝才能排出體外。一般成年人酒精代謝速度為每小時7克。多喝水能起到利尿作用,但不能達到迅速消除酒精的效果。
所以,想解酒不能靠亡羊補牢,而應該未雨綢繆,在喝酒前就要做些準備。
人體中胃和小腸是吸收酒精最多的器官,喝酒前,提前吃點東西,尤其是肉類,使胃黏膜有一層附著物,這樣能夠減少酒精的吸收。此外,喝牛奶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因為酒精中含有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物質,會造成蛋白質的凝固,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和酒精提前反應,損耗掉一部分酒精。保護措施再到位,酒精對人體的傷害還是無法避免的。醫學研究證明,酒精的致癌性是有醫學證據的,但是酒精對心血管的益處卻證據不足。本著趨利避害的原則,不喝酒才是上策。所以目前國際上普遍提倡的飲酒原則是“限量飲酒,最好不喝”。一些每天喝一杯紅酒以達到保健效果的人們,也應掂量一下這種做法的科學性了。
若非喝不可,白酒應該控制在1兩以內,不超過2兩;紅酒則不超過四兩。而溫酒、燙酒的習慣能幫助酒精中雜醇和雜醛等有害物質的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