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上一個人蹲著馬步,長著三頭六臂,每個頭上都頂著一摞盤子,幾只手上分別拿著酒杯、令旗、匕首、盾牌等物品。馬步蹲得時間太長以至于褲子都蹲破了。這是白領職業人士描繪的自畫像,也是他們生活現狀的寫照。
最近媒體報道“23歲女白領胃潰瘍致死敲警鐘,小毛病拖成大問題”,北京一名女孩方言因急性胃潰瘍導致失血性休克去世,年僅23歲,方言平時就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9時后吃晚餐等。頻繁見諸報端的早衰、過勞死現象,已經深深地困擾了職場上的白領,讓他們的健康指數危機四伏。
世界衛生組織提示,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處理得當,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患病。
亞健康一般有24種常見癥狀,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留意了: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有異物感、胃悶不適、頸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發涼、手掌發黏、便秘、心悸氣短、手足麻木、容易暈車、坐立不安、心煩意亂。
對于亞健康的態度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挺著,對亞健康不以為然,或者是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去管它,使得亞健康成為隱形殺手,這類人群對自身的危害最大,因為他們強忍著癥狀使亞健康很容易轉化為疾病。這種情況多見于中年人特別是男性,如公務員、公司管理人員、教師、編輯等。另一類人是瞎忙乎,這群人忙著在身上找不舒服的癥狀,最常見的如慢性疼痛、頭昏、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各種癥狀等,他們會自己分析病情,打聽治療所用的藥,并胡亂進補,這種情況女性多于男性。
對“亞健康”來說,最重要的是調理。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身體差了就需要“補”,再加上一些保健品廣告的宣傳,目前很多人以為防治“亞健康”就是服補品,其實這是錯誤的。大多數人是由于緊張、壓力,再加上營養過剩代謝失常才促成了“亞健康”。
消除和預防“亞健康”,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注意調節心態,學會向外宣泄自己的情緒。平時注意鍛煉身體,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最好是外出旅游,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辦公室里最好不要長期使用中央空調,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溫室效應。同時膳食要合理,飲食要少鹽、少糖,應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要多吃新鮮蔬菜、瓜果、魚和水產品,這樣可以補充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