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S的一句名言激勵了萬千渴望減重的女性。但話又說回來,雖然肥胖是萬惡之源,但“要么瘦要么死”的宣言有點夸張過頭了。其實我們更希望不用受罪也能變瘦。
或許你要說,不節食不運動的方法還是有的,在這里還是先勸你一句,不要選擇“曲美”之類的藥物。“曲美”的“殺手锏”其實就是多巴胺,當多巴胺水平低時會導致人們對吃上癮,尤其是甜食。雖然甜食在短期內提高了多巴胺的分泌,但從長期來看,卻會降低其平均水平。這種藥物被禁,也是因為其副作用過于嚴重。
不過,在天然食物中攝取多巴胺是安全又有助于減重的,奶制品、豆制品、五谷雜糧和水果蔬菜中都大量存在這種物質,合理飲食才是保持身材的最佳方法。
或許又有人想問水果所含的糖分那么高,真的不發胖?在這里很遺憾地說,人體無法離開糖分,它是人類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水果中含有的“果糖”是不會導致肥胖的,不僅如此水果含有的各種營養、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都對健康極有好處。
真正該警惕的是各種果汁飲料和那些碳酸汽水。或許你還不知道,果汁中使用的糖基本以“玉米糖漿”為主,美國很多學者認為它是肥胖的罪魁禍首。再危言聳聽一下,一桶2升的可口可樂中含糖225克,是血液和肝臟含糖總量的兩倍有余。
又或許你正在踐行“少食多餐”這種流行的減肥法,但這實在不是一個好方法,若是不小心再“少食多壞餐”可真要后悔不迭了。在這里要告訴大家一個重要名詞“升糖指數”,簡單說來就是升糖指數比較慢的食物有助于減輕體重,水果、蔬菜、五谷雜糧都屬此類,還是告別“奧利奧”比較好。
不過,不管你多么怕胖,人體都還是需要脂肪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機制,特別是“磷脂”,磷脂不足會導致人體神經和大腦細胞的細胞膜脆化,就像土豆變成薯片一樣。脆化后的細胞膜很容易受損,細胞膜一旦受損就很容易造成智力衰退。瘦身可不能以智商為代價。
關于這樣的知識還有很多。其實,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減肥書,不如說是一本科普書,一本關于減肥與健康的科普書。作者張東輝博士雖然出身理工科,但其文學造詣同樣了得,或許你還可以把本書當成一本“故事”書來讀,關于血糖、關于酶、關于人體消化吸收功能的故事書。對于減肥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作者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從科學角度看,人就像一臺智能機器,其運行嚴格按照人的熱力學原理進行,作者將科學精神運用到對健康管理中來,并通過本書與大家分享科學帶給他的健康與快樂。
為了讓更多的讀者了解身體管理知識,本書近期還舉辦了一次新書沙龍活動,主辦方北京市可持續發展促進會邀請作者到現場與讀者互動,分享健康理念。
《不減20斤就別說你瘦了》
作者:張東輝
插畫:胖兔子粥粥
支持:北京市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書摘]
人體有一種類似于錢袋子的東西叫網膜,在胃的下方。人體將消耗不掉的能量和食物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這個袋子里,這就是網膜脂肪,也是中性脂肪。“啤酒肚”或“將軍肚”就是網膜脂肪多造成的。網膜脂肪不僅是一個存儲裝置,它還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因此現代醫學界已經把網膜脂肪當做一個單獨的器官來對待。網膜脂肪距離心、肝、肺等重要器官非常近,直接威脅著它們的健康。不僅如此,網膜脂肪還分泌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直接和大腦溝通,加速了你的衰老,導致了你進一步肥胖。
我們都知道減肥就是節食+運動,但你能節一時之食,能節一輩子嗎?超負荷的運動量或許能讓你迅速減重,但你保證能堅持一輩子嗎?
正確的減肥方法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是和身體的生存本能作對,也不是以犧牲人生的享受為代價。
[作者簡介]
畢業于天津大學熱能系,曾參與設計“烽火”、“北斗”兩顆衛星的熱能設計,后留學美國,現作為工程師加入索拉透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