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點評:
何藥能醫國,躊躇見性真。后天扶氣脈,本草識君臣。鶴洛有源水,滬江無盡春。霜紅尋到否,期爾一流人。
——吳昌碩
兄天才超越,并以各項基礎淵深,一著手即能超人一等,近日從事山水,亦定能獲心得于不落凡近之處。
——潘天壽
樂三兄課暇勾摹缶廬印存都一百五十六方,極類厚拓,并獲其神髓,非經此道而諳缶翁印學之淵源者,曷克臻此。
——吳茀之
樂三的各項藝術熔冶一爐,對題跋款識和運筆運氣等各方面也別有心得,因此作品中韻味精邃別饒佳趣,曾得昌碩老人評語云:“樂三能得我之神韻”。可見樂三成就之深異乎尋常。
——王個杉
諸樂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浙江安吉人。生前曾任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浙江省政協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
諸樂三自19歲起即拜金石書畫大師吳昌碩先生為師研習詩書畫印,得其真傳,尤擅大寫意花鳥畫。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年輕的諸樂三即在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上海昌明藝術??茖W校及上海中華藝術大學講授中國書畫及篆刻。1946年起,應潘天壽之邀到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任教,主講花鳥畫、書法、篆刻、畫論及詩詞題跋等課。新中國成立后,他與潘天壽、吳茀之等先生一起為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重建和發展積極努力,做出了貢獻。60年代初,參與籌建浙江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晚年,又培養出我國第一代中國花鳥畫專業研究生。
諸樂三的花烏畫深得吳昌碩先生之神韻,于青藤、白陽、石濤、八大、任頤等亦有所擷取,用筆蒼勁郁勃,設色古艷清新。其篆刻從秦漢古璽化出,參以古籀、甲骨,自成雄渾樸茂之面貌。書法得力于鐘繇、二王、倪瓚、黃道周諸家及漢魏名碑,風格獨特。出版有《諸樂三書畫篆刻集》、《希齋印存》等。
每每回憶50多年前我到上海美專上學的那一段經歷,就會聯想到諸樂三老師,并且感念不已,在我心里他一直是我的一位恩師。
——陳大羽
1934年秋,我入新華藝專國畫系,諸樂三老師教篆刻學,我懂得一點金石之學、治印之道,實啟蒙于他,他的人品獲得莘莘學子的愛戴。
——邵洛羊
諸樂三先生功力深厚,藝術超絕,尤對吳昌碩大寫意書畫藝術體系的傳承、完善和發展更是貢獻卓著。
——王伯敏
樂三先生與賓老過從在師友間,聲氣相投,取法亦多。先生擅篆籀,觀其畫點如墜石,劃為枯藤銀鉤,氣乃如此,令我輩氣妥。
——童中燾
諸樂三藝術瑰麗涉古雅,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韓天衡
希齋先生書法之雄中帶樸,寓古于奇,不見巧、媚之姿,更無輕滑、安排之習,雖出師門,實從“霜紅”之旨。
——朱關田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諸樂三先生是近代浙江畫壇的一個重要代表,堅實的傳統文化根基,嫻熟的傳統繪畫技巧,長期的高等美術教學科研積累,使其成為20世紀傳統派繪畫大家而載入史冊。
——許江
希齋諸樂三夫子丹青翰墨冠絕于時,平生納于言辭,古道熱腸,守獨悟同,與今之時尚相去千里,是為后輩楷模。
——陳振濂
(責編 彭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