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群自幼資質聰穎,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孩童時代即獲世叔梁崇澤畫家寵愛有加,受其啟蒙系統學習中國傳統花鳥畫,并協助及參與他的繪畫工作。中學期間,何月群對繪畫藝事之興趣日趨濃烈,跟隨名畫家關應良、陳錦懷學習山水、花鳥、人物,并多次參加師生書畫聯展。其于繪畫方面之天賦及才情,獲畫壇前輩及同齡人贊譽?;楹螅卧氯合喾蚪套又嘞荆詫Φで嘁皇虑趯W不輟,常在更深夜靜時臨池揮毫。子女先后負笈美國深造后,時間上得以寬裕的何月群更加深入鉆研中國畫,加強中國繪畫史源流、理論、技巧,古典詩詞等方面的學習,得到過林湖奎、伍彝生、趙世光等多位大家指點,并最終投在嶺南派大師楊善深門下,成為其關門弟子。
縱觀何月群畫作,其用筆、用墨、設色、構圖,以嶺南畫派為根基,并旁征博采,善取各家之妙熔于一爐。嶺南畫派重要特質之一是強調洋為中用,故何月群近年來在楊善深大師耳提面授之下,揣摩古代名畫,吸取傳統精華之余,更利用常赴外國旅居之便,觀賞西歐及東瀛名家名作,汲水彩、水粉、油畫等技巧,融匯于中國畫創作之中。何月群學畫至今40余載,揮豪尤喜淡彩清雅一路,善將大自然之靈氣匯多種筆法于一紙之上,布局精巧多變,追求新意。
中國畫講究虛實,這一點在何月群的繪畫藝術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她的一些山水畫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對虛實有著獨到的見解:虛實是相對而生,虛也是實,是一種不確定的實。正因為不確定,才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將黑白濃淡、輕重處理得適度有加,做到虛必靜,靜必淡,淡必遠,使畫面形成一種空靈之氣,激發了觀賞的無限遐想。
何月群在寫意花鳥畫中探索一條屬于自家面目的佳趣妙構,將屬抒意達性的形式律動與系得造化的移情旨意熔于一爐,神從筆生出,筆在美學中行走,從而使她的創作形成一種空靈清雅、逸趣天成、源于自然而妙于自然的清新形式的彩墨風格——繁則山花爛漫,春意盎然,柳搖鳥啼,以樸拙儒雅見長,天趣自然,以情人理,耐人尋味;簡則逸筆草草,墨線飛揚,筆意相顧,恰到好處。
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何為神,用古人話說就是“陰陽不測謂之神”。黑白之色就具備了這種特性,而中國畫的焦、濃、重、清、淡五彩墨色是畫家從表象到具象的一種升華。表象只是保持在記憶中某一事物的形象,而具象則是藝術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觸、多次感受、多次為之激動的,既豐富多彩又高度凝縮的一種結晶。何月群追求藝術風格的高雅、雋永,又適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她牢記畫家的使命,用作品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相溝通,以藝術家的審美品味來影響和提升審美水平。
古風吹盡新氣來,筆耕墨耘寫丹青。何月群在幾十年如一日的藝術創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堅信,她在未來的筆墨藝術創作中成就會更加輝煌。
(責編 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