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籌備了近兩年的全國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終于在“大限”之日有了眉目。據媒體報道,截至6月30日,全國40個城市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已經達標,而該系統的最終目標或將擴大到500個主要地級市。
業內認為,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或是為推行房產稅做鋪墊,但要真正實現全國聯網,確保數據準確,難度不小。
進展:多個城市等待“啟用”
據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住建部相關人士表示,截至6月30日,全國40個城市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已經達標,而且未來該系統或將擴大到500個主要地級市。目前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系統在北京、成都設有南北兩個數據中心。聯網后,住建部將對各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系統實時更新數據,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將可同時看到相關數據。
早在今年5月底,地方建設系統官員分批進京接受系統使用規程培訓的報道諸見報端。具體使用流程,各級部門的使用權限,住建部都已經制訂好規章。據了解,規章的大體原則是,只能由上級政府查詢下級政府轄區信息,且不允許跨區查詢。比如北京要查詢南京的某一數據,就必須向住建部提出申請,然后經同意后由住建部查詢并告知結果。
綜合各地媒體的報道來看,一些一線城市并沒有被納入到此次一期聯網當中,而該聯網系統究竟何時能正式正常運轉目前也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截至記者7月9日發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并未對何時將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正式投入使用做出表態。
在北京,有媒體援引住建部官員的表態“目前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有關住房保障、房屋交易管理、工程建設等各種數據更新及時,相關系統運行已經非常完善,隨時可以和住建部聯網。”
重慶晚報7月4日報道稱,重慶主城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與全國聯網技術上沒問題,但具體查詢辦法還未出臺,目前個人住房信息全國聯網也尚未啟用。
國際旅游島商報則在7月4日的報道中稱, 目前國內只有18個城市宣布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已與住建部聯網,在這個名單里,海口并未出現。海口市住建局稱,由于未接到住建部通知,所以目前并未聯網,接到通知后可以隨時聯網。
意義:有助調控更精準化
根據住建部的初衷,當40個城市實現聯網,就可以在系統里輸入個人的身份信息,查詢個人在聯網的40個城市里詳細的住房信息,如有幾套房,地址、面積、購買價格等。而且該系統是動態的,可全面掌握個人住房的基礎信息及動態變化情況。
也就是說,個人名下到底有幾套房,今后通過聯網系統“一查便知”。住建部將對各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系統實時更新數據。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表示,該系統建立的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調整市場供需關系,加強對未來市場的管理,調整房屋分配。由于個人住房信息由此明晰,在保障房的分配方面可以避免一些腐敗現象的出現。在對市場的管理方面,該系統的建立將涉及調控政策的調整。
目前業內還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隨著住建部對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這既是限購政策將來進行調整的決策依據,也是房產稅開征的技術信息基礎。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 40個重點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聯網將對下一步征收房產稅提供數據支持,預示著下半年在全國更多城市擴大房產稅征收試點進入快車道。
分析指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之后,調控會更加精準化,有可能會對一些重點城市的調控有所加碼。
難點:多重壁壘難以打破
40個城市住房信息與住建部聯網,這原本是應該于2011年年底以前完成的任務,然而因推進艱難,種種原因造成了住房信息系統數據整理工作的復雜和繁瑣程度,住建部將期限推后了半年。業內認為,部門壁壘、區域壁壘是現存的阻力之一。
胡志剛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上不是一致的,地方政府如果多報了,對地方樓市的成交影響可能較大,所以在上報的時候數據盡量少報,或者有的城市只報主城區,郊區不報,實際上近幾年郊區市場是最火的,將來有可能使得信息系統數據不完善。
有不愿具名的房地產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的房產登記業務,存在大量的歷史欠賬。從房改到商品房預銷售,從各省自發產權證到全國統一制證,再到物權法后的最新換發權證,從多個發證部門到統一歸口到房產交易中心,從央產、軍產、國有產等類別,從手工登記到計算機制證再到載入登記簿……在多年的變遷中,制度變化、發證部門變化、登記要求變化、登記方式變化,造成了發證機關不統一、證件版式不統一、產權屬性類別繁多等各種問題。
而在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落后的管理手段跟不上,又出現了突擊發證、發錯、發重等問題。“比如面積問題,當初房改時面積故意做小,現在又要求恢復。產權檔案不完整,其中涉及很多行政批條等不規范材料,你能夠讓人隨便查閱嗎?”上述人士說。
同時,住房信息涉及個人隱私、財產秘密和人身安全等問題,必須有明確的規定及具體的措施。而且,一些開發商以及擁有多套房屋者都會想方設法進行阻撓。
值得注意的是,為規范房地產信息登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去年11月發布了《房地產市場基礎信息數據標準》的公告,該行業標準自今年3月1日起已開始實施。今年6月1日又開始實施了《房地產登記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