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
由于北京市西高東低,且東部河流較多,而工廠一般都建設在利于排污的河流下游地區。以通州幾家較大型的化工廠為例,東方化工廠、日化二廠、造紙七廠全都集中在北運河、蕭太后河之間。 有了這些大型的化工企業,與之產品相配套的中小型化工企業也就應運而生,于是在東方化工廠、造紙七廠的永順地區便形成了規模不小的化工園區。
通州東方化工廠,此廠出產的產品為丙烯酸等有毒物質。坐落于通州區梨園南街的金隅7090小區業主多次反映,小區經常有丙烯酸的氣味。記者在通州采訪發現,該路段有印刷廠、玻璃制品廠、光盤廠、銅材廠、水泥廠等多個掛牌的大型工廠,沒有掛牌的小作坊更是數不勝數。通州區已將化工廠搬遷列入“十二五”規劃,此外,一些小的化工企業也正在逐步搬出通州。
東四環
北京東四環,大郊亭。二十多年前,這里被稱作北京的東南郊,與不遠的垡頭地區共同構成了北京東南郊化工區,這里曾有北京化工二廠、北京玻璃二廠、北京染料總廠和北京煉焦化學廠等企業都在此聚集,已基本確定遷往燕化廠區、房山區青龍湖鎮、河北唐山等地。
化工路、垡頭一帶過去是多家化工廠、染料廠的聚集地。“北京王四營的兩限房和經濟適用房就是建在原來北京化工區北京染料廠,那里原來土地都是各種顏色的,”當地居民郭先生告訴記者,“那邊的水我從不敢喝。”
此外,東北四環,酒仙橋一帶電子企業比較多,污染也比較嚴重。東北五環東壩地區,現在的首開常青藤小區是有名的垃圾場。
北五環外
在昌平區東小口鎮,立湯路是一條分界線,分隔出兩個世界。北京最大的社區天通苑小區,西側的東小口地區都是北京最大的廢品收購集散地之一。每天若干噸的可回收垃圾都匯集到這里,分揀、打包,然后分發到全國各地。目前該垃圾場正在拆遷中。
北京最大的居住小區之一的天通苑,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是垃圾填埋場,天通苑東區曾是處理生活垃圾的區域,西區則是處理醫療垃圾的區域。在形成天通苑住宅區之前,土地也進行過環評。
南三環
在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北京南三環有一片化工廠、農藥廠聚集地。宋家莊地區的化工企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除了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全國六大廠”之一的化工三廠外,北京紅獅油漆廠、北京助劑二廠、北京制膠廠和北京銅廠等化工企業。
在市國土局的規劃中,宋家莊面積為30萬平方米的北京化工三廠地塊和面積18.5萬平方米的北京紅獅油漆廠地塊被列為新的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以及少部分商品房建設用地。
北京市化工三廠的土壤污染物主要為四丁基錫、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滴滴涕和重金屬鉛等,2007年修復土壤。此外,2010年5月,宋家莊公交樞紐項目開始環境修復工程。在地塊進入招拍掛之前,經中國輕工環境保護所評估的順八條8號地的部分用地,被認定含有四丁基錫、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鉛、鉻等污染物。若長期接觸,這些污染物對人體會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頭疼、惡心、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