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面是民間面對“空港”的騷動,一面是機場審批工作的低調進行。就在人們對于首都第二機場是否開工的問題各執一詞時,7月3號,從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十一次黨代會上傳出消息,中國民航局已將《北京新機場建設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審批,備受關注的首都第二機場選址最終確定在大興區榆垡鎮境內,這也意味著首都第二機場終于進入了立項階段。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機場落地擦肩而過的固安,是否能憑借其靠近大興的地理優勢,獲得真正的空港利好尚不能確定。就首都機場本身而言,其建設與發展也仍存有多種未知變數,在此背景下,固安是否能如愿成為下一個空港新城?
波折“空港”路
從1993年開始提出建設首都第二機場,到目前終于塵埃落定,這一過程花了接近20年。用多位業內人士的話說,“首都第二機場歷經一番波折,進展緩慢。”早在1993年國務院《關于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就已提出“要抓緊研究論證,盡快確定首都第二民用機場的選址”。直至2006年,北京市發改委在其《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基礎設施發展規劃》中指出,北京第二機場建設程序將啟動,并在2010年前動工。
2009年,北京市將在南部建設第二個機場的消息再次流傳開來,一度引發京津冀三地對引入該機場的爭奪熱。而本應在2010年啟動的第二機場建設,卻最終未能立項。
2012年3月5日,國家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在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會上透露,首都第二機場 “爭取年內完成立項。”李家祥同時表示,選址目前已經進入論證階段,選址在北京大興區的“概率高”,但最終結果仍需國務院批準通過。
河北省民航發展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普清曾向媒體表示,首都第二機場選址在北京大興和河北廊坊交界處,“北京占三分之二,河北占三分之一。”這也給了河北乃至固安地區以良好的空港屬地愿景。但從北京市黨代會上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目前機場選址已確定在大興區榆垡鎮境內,若順利通過審批,預計將于2017年投入使用。
據悉,《北京新機場預可研報告》第一階段評估會議已在4月23日至25日完成,該報告稱,項目總投資將為803億元,首期規劃建設用地40平方公里,航站樓面積70萬平米,客機位220個,年飛行量6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將達4500萬人次。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黨委書記董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根據此前的規劃來看,關于首都第二機場將建成世界第一大機場的說法并不靠譜。
配套完善尚待時日
在貫穿固安的106國道上,處處標示著樓盤廣告的圍墻成為最普遍的“城市印象”。固安的房地產發展從2005年的初級階段,到2009年出現井噴,直至現在京城開發商成為主角、100萬平米以上樓盤紛紛涌現,固安已經走出了當初貧困縣的陰影,成為可緩解北京人口壓力的下一個“衛星城”。而接下來的問題是,這里會否也如數年前的燕郊一樣,成為又一個“睡城”呢?
與鄰近北京的絕大多數河北縣市一樣,近年來樓市的帶動直接成為城市變化發展的契機乃至支撐力量。而隨著外地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原本的配套乃至城市面貌也就略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從固安城區的分布來看,北部和南部屬于新開發地帶,新建商品住宅多集中于此。中部地區為老城區所在地,樓房以三、四層板樓為主,房齡基本在十年以上。雖然這里集中了固安本地的大部分人口,但是周邊配套仍顯缺乏。目前,全縣共有三所本地中學及兩家二級甲等醫院,大型購物商城及超市尚未進駐,中央公園、健身中心等休閑場所尚在規劃建設中。
從10年前的一個農業小縣發展而來的固安,其配套仍是以從前郊縣的配套為主。“現在固安比較像五六年前的燕郊,在城市配套上還屬于比較低等的階段。”中廣信三部銷售總監吳震宇表示,“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都會起來。”中宏新界營銷總監戎旺也認為,目前固安的主要任務是放在舊城改造上,配套方面的改善大概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
有意思的是,當地某樓盤售樓員向記者透露,這里臨近街道的房屋外立面曾一度被要求統一刷成白色,以達到整齊劃一的效果。后經記者多方證實,該項措施已于2010年宣布叫停,但這抑或可解讀為這座城市在建設現代化新城中的某種急迫心情。
然而,在吸取了燕郊的“睡城”教訓后,固安的后發優勢也在漸漸凸顯。在“城南計劃”、“環首都經濟圈”等眾多政策利好下,這座城市也將目光投向了尋求產業化發展的長足道路。
據統計,2011年,固安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7億元,占全縣總量的67.1%,包括亞洲最大的車輪生產企業正興集團、國內移動顯示領軍企業京東方、國內頂尖的數字機床制造商安德建奇等大型企業已紛紛引進。“產業新城”成為一個越來越清晰的愿景,為固安帶來長久的生機與活力。
預期中的空港生活
根據初步設想,首都第二機場將定位為綜合性大型國際機場,與首都機場形成雙樞紐模式的北京多機場系統。在一個國際化機場的背后,也通常將誕生出一個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空港城。而與第二機場暫定地址相距僅15分鐘車程的固安,早已開始了它對于一個空港新城的期待。
“第二機場建成后,周邊的配套就會完全不一樣了。”方正英郡營銷總監趙力娟預計,一方面,物流及相關產業會在固安落戶,對當地經濟會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因為處于機場的15分鐘經濟圈內,包括度假酒店、物流基地等配套建設會陸續產生,“可以做的就很多了。”
雖然預計第二機場2017年才能投入使用,但對此持樂觀態度的人并不鮮見。十幾年前從東北來到這里的吳大爺親眼見證了固安的變化過程,對于未來第二機場將在榆垡開工,吳大爺認為,“到時會有更多的人來到固安,城市經濟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會發生很大改變,所以愿意繼續留在這里。”
而對此最為熱衷的還是固安的各家房企。在記者所探訪的幾乎每一個售樓處現場,銷售人員都會特意指出本項目與第二機場的距離,并表示借此機會,包括4號線地鐵延長線也有望通到固安,甚至有人還指出了具體的設站地點,解釋稱為內部消息。
未來的固安,就如同一個即將攤開的大餅,每個人都想從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美味,而現實的情況是,4號線延長線或輕軌也僅僅停留在一個“僅供參考”的階段,新涌入固安的北京人群,不僅將忍受入住前期商業配套的極度缺乏、每天長達兩三個小時或以上的通勤時間、與北京相差較大的教育和醫療水平,甚至還包括一個個到處標注著的“預期”。
在2010年舉辦的“第四屆首都西南區域經濟發展論壇”上,河北省固安縣縣長李克良表示,要使固安真正成為大北京發展建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讓所有到固安的“投資者、居住者”,都能享受到同北京一樣的便捷交通、高檔教育、優等醫療、全面保障,成為北京“世界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目前來看,固安在交通方面并不遜色, 距離北京市中心50公里,“三橫”(S371線、廊涿高速、牛新線)、“四縱”(即京九鐵路、106國道、固雄線、大廣高速)的交通網格極大密切了與北京乃至全國其他地區的溝通,而立項后的首都第二機場也勢必將為固安的國際性帶來全新的提振。然而,對于一個空港新城的崛起來說,這些還遠遠不夠。